每日新闻早报独家专访彭薇穿梭在故事的世界里的人
在南池子美术馆的中式庭院和层叠推进的展厅中,彭薇的60幅绘画、20个动画短片和3件装置艺术共同构建了一个个情感相连又独立空间。她的作品如同浮生一梦般深邃,每一件都是她讲述故事的方式之一。在这些复杂故事与有序空间背后,是多少创作背后的秘密呢?下面,我们将一起探听彭薇关于展览相关“故事”的精彩对话。
首先,关于这次展览名为“有故事的房间”,彭薇解释道,这是因为她曾经有一批作品叫做“有故事的房间”。两年半前,当南池子美术馆邀请她去看他们的展览空间时,她已经在画“故事系列”,因其整体结构很像是一个徐徐展开、有叙事感的空间,就像一个个关联紧密、充满情感的小世界,所以就定好了这个主题。
至于传统水墨与当代媒介之间关系的问题,彭薇表示,她不太在乎这两个概念,只关心所用的形式是否跟内容相符。她会根据想法来选择媒介,比如动画作品,就是因为单纯平面绘画不能完整呈现内心想法,所以需要一种动态形式来表达复杂叙事逻辑。而对于线上线下的限制,她发现手机屏幕其实是不适合反绘画,因为它无法呈现完美作品质感,但拍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她通过影棚拍摄类似陈列效果,并采用动画让它们动起来,以此展示出不同形象间隐藏的情节关系。
尽管很多绘画描绘的是游乐或饮宴场景,如节日、大房间等,但整个展览却给人以忧伤迷惘的情调,这些情绪是她的创作本意吗?彭薇解释说,这批作品的情调基调并不欢愉,而那种忧伤或迷惘感觉是自然而然被带入其中的。她融入自己的生活、朋友们或者他者的生活到自己的创作中,甚至包括特殊日子的共存。
塔作为精神象征,对于讲故事来说非常有效,它代表着叠加空间和精神向度。每一座塔都有一种显而易见意义,但对于彭薇来说,塔是一种图式和符号,是对讲述中的重构和拼合。另外,她不是刻意要使用中国传统建筑形象,因为借用古人的形象架构叙事结构,传统塔阁楼回廊院子等具有空间感建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舞台,每扇窗户里都是戏,每个空间无穷推演下去。
最后,在录像《讲故事的人》中,不同时间地域角色穿插并置,有强烈时空穿梭感,对时间历史如何看待呢?彭薇认为时间历史虽然重复旧轨迹但也循环往复,同时它们交织在一起,但二者区别如同历史取决于叙述者而时间恒定且精确,因此最终还是回归到讲故事的人身上。这次展览是她自己策划,也认同本雅明关于讲故事人的概念——取材于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转化为听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