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绘画艺术家的游戏场所

  • 艺术热点
  • 2025年01月25日
  • 展览: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时间 —— 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独家首展 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2月24日 地点: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美术馆 《睡眠时间》是比利时出生墨西哥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一系列超小幅油画,每一幅作品的尺寸约为11X15厘米,共计111幅,完美地占据了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美术馆五层空间。这111幅作品在艺术家中国首次大型个展《消耗》中并非最引人注目的

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绘画艺术家的游戏场所

展览: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时间 —— 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独家首展

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2月24日

地点: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美术馆

《睡眠时间》是比利时出生墨西哥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一系列超小幅油画,每一幅作品的尺寸约为11X15厘米,共计111幅,完美地占据了深圳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美术馆五层空间。这111幅作品在艺术家中国首次大型个展《消耗》中并非最引人注目的,但却拥有深远的意义。这些精巧的小画,以砖红色为底调、青绿色为情节背景,反复描绘大人与孩童的游戏场景,以及超现实主义般的情境,偶尔还会出现手绘铅笔痕迹和拼贴图像。他从1996年开始创作,这些作品不断被覆盖或添加新的内容,每完成一次,就像是刻上了一段时间的印记。这是一组梦游者的记录,它们如同小小的连环画,却无法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们似乎没有明确寓意,但又仿佛是艺术家本人的行为表演记录,比如我们看到孩子们倾洒颜料(《泄露》)、拖着绳子(《收藏家》)、围绕椅子玩耍(《儿童游戏》)……有些显而易见,有些让人产生联想,这批绘画因此成为了一个系列作品中的图解档案。

《环行绘画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 1997年 木面油画 6幅

《内蒙古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 2017年 布面木框油画 3幅

有观众说,埃利斯的绘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享受,它们常常伴随着行为项目一起存在,就像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草稿或者手工艺品,而不是最核心呈现形式。不过,艺术家自己也透露,“绘画揭示了背后的寓意,并且揭示了它萌芽之初潜在的人性。” 比如,在早期两个项目《桥梁》和《不要在到达河流之前过桥》的概念中,他希望发起古巴和美国渔民用船只建起一座桥梁,而后者则希望通过少年儿童游戏“连接”直布罗陀海峡。虽然这两个项目都未能成功,但他做出了大量的手稿和笔记,并在项目结束时与视频一起展出。这些图纸提供了解释作者构思以及可能达到的隐含含义。

他的作品往往带有社会参与性质,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他人来协助实施,而他则成为“催化剂、中间人和协助者”。这些书籍成了语言不通群体沟通思想方式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表达观念的一种基础。在执行《龙卷风》期间,他做了大量笔记,还有草图和油彩。此外,与视频中那样的疯狂行为、暴力交替宁静影片相比,这些清晰地映射了艺术家的思考状态。在那个疯狂计划背后,我们可以窥探到理性的推动力,以及社会背景等信息。

《龙卷风》(视频截图)

弗朗西斯·埃利丝 2000-2010年 绝版原创漫画集插页

他的工作就像梦游一样穿越到了某个地方,无论语言如何描述,都无法触及那些意向上的意涵,然后开始了一段新的游戏。接着,《出埃及记》,将一个意向链接到另一个(猿猴梳毛、人类梳头发、头发打结解结、龙卷风爆发消散……),以1000多张素描纸做成16秒动态漫画。他花费的大量创造成本也是一种消费。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只展示最后16秒动态漫画,那么背后的含义及其与其他项目之间联系,将难以理解。而在2017年的《内蒙古系列》,由于对中国内蒙古地区不熟悉,所以简单观察并描写;这种浮光掠影,又是一种旅行纪录。

1997年的第一次访问上海时,他留下了一些关于当地的小小油彩。在伊拉克项目期间,他随时用水彩记录周遭环境,一开始的心惊胆战,被文字与图片所平息。而阿富汗项目之后,他制作了一套关于场景再现但加上了条纹色的水彩,如同覆盖混乱信息,也像是打码,说“我不知道,我不能以眼前所见呈现”,好像一种确定不了沮丧感。

他的商业成功——一幅作品售价百万美元——证明了观念现代性的胜利(行为现代性著名,其作品反哺)。他最初的一个墨西哥标签街头速写师合作计划,就是让他们重新放大重制他的工作,从而获得第一个成功。他使用来自销售这类作品赚得钱财去支持其行为及录像工作。但他可能是一个罕见于商业系统里游走无定的畫家。一位卓纳画廊总监Bellatrix Hubert回忆,她只能飞去找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他的新作。而每次她飞去的时候,他总能从包里掏出一副新作。这意味着即使身处世界各地,只要愿意寻找,你也许能够找到真正值得珍视的事物,即使它看起来微不足道。

这个细致入微又带有一抹天真的心灵,是文艺复兴前期那种原始粗犷感,也许正因为没有接受过长久训练才如此。如果你问我什么形式合适,我会说只要感觉舒服就好。我作为学者型人物,用敏感直觉把经历变成一种奇怪嘲讽式立论,比如:“既做又没做,不做又似的”,这样的句式我永远喜欢用。你知道吗?这种卡壳般精妙状态就是我的社会机制之一,一种前进后退反复循环以及其中似乎错位一般普通人的生活轨迹,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所创作出的东西总能立刻触动你的心,让你感到共鸣。我想象的是英雄主义行动,即便没有实际效果,却始终仿佛揭示某事,就像是禅语那样。我把这一切稍微转化给我的幻想,把我的思维清晰而又有点迷失呈现在开放姿态上,是开端而非止步,是记录却不只是记录——这是弗朗西斯·埃莉丝给我留下的最佳下酒佳酿,最好的娱乐饮食,为我们的灵魂注入活力,使我们沉醉于其深邃之中,同时提醒我们注意那些曾经忽略的事情。当你遇见这样的魔法,你会发现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日常琐事,而是在瞬间变得神秘而充满诗意。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