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国家级文化组织百余件海派名家的扇面作品在长宁区展览馆展出为社会文化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我走进了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心中充满期待。这里,一场名为“视线里的美好生活”的海派名家扇面巡回展正在等待着我的发现。100余件精妙的扇面作品,以其独特的书画艺术,为我的视野带来了无限的震撼。
展厅里,每一幅扇面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情感。古雅秀润的山水景色,灵动活泼的花鸟形象,敛眉浅笑的女子神态,以及笔走龙蛇的手法……它们都在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情怀。
扇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候,扇子的骨架是竹材,而面料则是羽毛,这也是“扇”字中包含了“羽”的原因。而随时间推移,从唐宋时期开始,扇子的面料逐渐转变为绢或纸制成,并且以团扇形式更受欢迎。在明清时代之后,纸制成的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这悠久历史之中,我看到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想法与风格融入到这些小小的纸片上。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寄托情怀和生活态度。书写于这些薄薄纸张上的文字,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必须考虑到与整体功能相匹配,以达到完美之境。而书法,则以小楷、小行草为主流,其精妙静谧,让人沉醉其中。
据了解,这次展览邀请了百余位来自不同世代的地道海派书画家,他们各自具备独特风格,但共同点是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之间巧妙地平衡。我还得知,即使92岁高龄仍然坚持创作并参与此次展出的上海书画院资深画师薛邃老先生,他带来的作品《李白诗意》也引起了观众们强烈关注,它似乎用一种特别的心情增添了一抹亮丽色的光芒给整个展览。
这个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对于那些对中国传统艺术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亲眼欣赏当代海派名家的作品,也许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寻找那份古典美好的智慧。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愿望,那么现在就该行动起来,将你的目光投向那充满魅力的扇子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