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美术馆2022焕新启幕十年艺术品信息登记中心在社会舞台上的隈研吾展览与消失的艺术品主题双重展示
我回忆起了那场特殊的展览开幕式,知美术馆在2022年4月2日焕新启幕,以“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和“消失的展览”为双重主题。作为策展人,我宁文与王从卉共同主办,这次活动标志着知美术馆迎来了新的篇章。
首先,“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展览深入探讨了建筑大师隈研吾对本馆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其平面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艺术哲学,每一处都透露出东方哲学之精髓。这不仅是一次回顾,我们也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隈研吾如何将建筑融于自然中,体现出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意境。
紧接着,“消失的展览”以老子“有无相生”的思想为灵感,通过三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刘国强、熊佳翔、张琪凯——与隈研吾“隐”的建筑理念进行对话。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作品,让观众重新体验隈研吾的建筑设计,并从中获得新的视角和体验。
在这次双重展览中,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熊佳翔创作的《柱子》,它如同隐藏在空间中的实体,其柔软却又坚硬,它既承载着功能,又带来反差。在另一方面,刘国强的小纸片折叠成形,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之间微妙转换。而张琪凯则用两块石头交汇点构建了一种支撑关系,它展示了脆弱与连接之间复杂的情感纽带。
最终,在X空间的一个全黑洞穴里,我们发现了一片白沙和由小木棍支撑起来的大石头,是张琪凯创作的一件作品《石骨》。这座雕塑似乎捕捉到了力量场域,而隈研吾认为,这样的洞穴是连接事物并使它们发生交流的地方,不仅开放而且光明正大。
随后,在5月份,特邀艺术家邓筱和陈志鹏携手携作品加入这一系列,他们将以宇宙、声音等多维度主题,为我们揭开常设常新的神秘面纱。就像一段久远而自然的声音,与我们的存在产生共鸣,那些未知的事物或许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