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艺术界掀起新风潮电子艺术品交易平台如何让人物见证当代艺术的席卷
2017年9月,一本关于全球当代艺术的畅销书《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由一好阅读出版,仅三天内登上亚马逊艺术评论类畅销榜第一名,并在五天内进入亚马逊全网书籍畅销榜TOP500。该书的成功不仅创造了文化艺术书籍的一个“奇迹”,而且也让读者对当代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这本书的发布,出版人杨好、中国唯一入选该书的艺术家徐震、评论家秦思源以及年轻的艺术评论家姜俊四位人物齐聚魔都上海昊美术馆,共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暨论坛。他们通过激烈讨论和思想碰撞,上演了一场大脑与大脑之间的“对冲”。
以下是《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上海发布会现场论坛实录:
西方当代艺术进入瓶颈期
姜俊:
作为一个介于不同角度介入现代社会的人,我认为《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这本书虽然是在讨论现代,但它以不同的方式探索这个问题,比如时尚、经济等主题。这使我思考,我们如何理解和参与这些问题?
当前文化形态与西方相比
徐震:
我认为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展示了两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国走得更远,看待这些作品简单,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西方100年的发展过程。而现在西方正处于瓶颈期。
中国非西方国家中最快速发展之地
秦思源: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非西方地区最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地方。当代艺术是一个混合体,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中存在,不仅限于欧洲白人社区,而是需要其他文化来帮助它们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
大工厂不是专属于某个人的领域
杨好:
我们都有在欧洲学习经验,从被送往欧洲学校开始,我们就融入了他们系统。我个人猜测,这种传统可能起始于18世纪。这本书有一篇文章非常有趣,说“随笔”是一种形式,我想“漫游”和“训练”这一对词,在欧洲写作体系里一直处在一种聚拢与分散状态。
当前市场中的褶皱现象
在当前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出现新的趋势,这些趋势来自旁观者、操纵者乃至参与者的变化,每个角色都影响着整个游戏。在这种变化中,每一个人都是局部变量,也同时受到整体变量影响。
以上内容摘自《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上海发布会暨论坛,记录了四位人物对于当前国际及国内文化动态的一系列看法,以及对于未来时代趋势预测。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新書內容,更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當下藝術界熱點話題與未來發展方向的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