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大但人文艺术欣赏47

  • 艺术热点
  • 2025年02月02日
  •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木偶艺术匠人,如何将死的木头变成活的戏? 在泉州,一位名叫林聪鹏的人物,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泉州市木偶剧团的雕刻与造型设计师。他有着数十年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作了近千个不同的木偶形象。 他的作品《火焰山》、《赵氏孤儿》和《钦差大臣》都获得了全国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文华大奖等多个荣誉

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大但人文艺术欣赏47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木偶艺术匠人,如何将死的木头变成活的戏?

在泉州,一位名叫林聪鹏的人物,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泉州市木偶剧团的雕刻与造型设计师。他有着数十年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创作了近千个不同的木偶形象。

他的作品《火焰山》、《赵氏孤儿》和《钦差大臣》都获得了全国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文华大奖等多个荣誉。甚至他的作品还登上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这让他成为了一位被人们熟知的大师。

林聪鹏从小就对木偶戏充满了兴趣,并且喜欢雕刻玩具。1976年,当他十几岁时,他就加入到了泉州木偶剧团开始学艺。在那个时候,虽然他的力气不足以用刀子直接雕刻,但他用肩膀顶着刀子,用力雕刻,尽管这样做导致他的肩膀经常受伤,但这也锻炼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1978年,福建艺术学校泉州 木偶班招生时,林聪鹏立刻报考。他学习了一年的表演,这对于一名后来的伟大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它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每一个角色,每一种情感。

“我们要把这些死板的木头变成活泼生动的人物。” 林聪鹏说,“这是需要多方面能力和深厚文化积淀才能完成的事情。”

在制作每一个角色的过程中,林聡鹏都会先创作泥稿,然后征求编剧和导演意见,再进入到精细化工艺阶段。完成之后,还要给它们安装机关,比如眼睛可以转动嘴巴可以开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模仿人类行为,让观众感到惊喜。

不过,不仅如此,对于不同行当中的角色,他们也有不同的要求。“小生的英武,小旦柔美,而北与杂夸张。” 林聡鹏解释道,“我们必须根据角色的特点来塑造他们。”

最近,为提线 木偶戏《目连救母》的制作而努力工作,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有时候林聡鹏会待在工作间一整天。这部作品非常庞大,它包含近百个不同形态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需要极高的心智投入和精湛技巧。

40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日复一日的练习还是在不断创新上,都没有停止过。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使得这位老手艺人的名字响彻整个中国。而今,他参与创作的一些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与国际同仁交流互鉴,从而促进了中国古典艺术与现代审美之间的沟通桥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