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在杭州中央美术学院是怎样的艺术体验
在杭州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间里,机器打磨木头的声音回荡着。林聪鹏,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专心致志地雕刻着手中的木头。他经过数十年的创作,已制作了近千个栩栩如生的木偶艺术形象。
他的作品《火焰山》、《赵氏孤儿》、《钦差大臣》等获得了全国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还有《四将开台》曾登上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林聪鹏从小便对木偶戏情有独钟,也喜欢雕刻wooden puppets。1976年,他开始在泉州木偶剧团学习表演和雕刻技艺。在福建艺术学校泉州木偶班毕业后,他继续深造并参与创作多部优秀的提线木偶戏作品。
林聪鹏不仅要传承老手艺,还要不断创新,以刻出满足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wooden puppet形象。他经常“混入”剧场,观察观众对不同wooden puppet形象的反应,以寻找大众的兴趣点。此外,他还尝试用新材料和技术来更新传统技艺,比如使用混合颗粒的胶质材料来模拟胡须,让马可·波罗看起来更加真实。
虽然他坚守着行业传统,但也愿意适应时代变化。在他看来,“创新不是盲目地抛弃传统,更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他希望能为这门古老技艺培养更多新的力量,并通过研学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一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