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美术网官方网站人物如何被这部当代艺术席卷
2017年9月,一本名为《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的全球当代艺术书籍面世,这部作品在短时间内就登上了亚马逊艺术评论类畅销榜的第一名,并在仅五天内进入了亚马逊全网书籍畅销榜TOP500,创造了文化艺术书籍销售的一个“奇迹”。
这本书的出版人杨好是一位85后出版人,他与著名艺术家徐震、评论家秦思源和年轻的评论家姜俊共同参与了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他们四个人在上海昊美术馆举办的一场论坛上展开了激烈的对话,上演了一场大脑与大脑之间的“对决”。
以下是该论坛现场实录:
西方当代艺术进入瓶颈期
姜俊提出了一个问题,西方当代艺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介入现实生活?他认为,《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这本书虽然是在讨论当代,但它通过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个主题,比如时尚、经济、战争等。
秦思源回答说:“什么是‘当代感’?这些问题也使我感到困惑。” 他提到了奥奎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和傅丹策划的外围展览,两者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他质疑这种自言自语式的标签化是否有意义,以及它们能否真正进入社会并留下痕迹。
中国走在欧洲前面
徐震认为中国已经超越了西方,当今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由中国决定。中国正在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完成欧美100年的演变过程。西方人的长达100年的变迁经验让他们觉得自己站在高峰,而中国则处于平等状态,从而看待卡塞尔文献展简单得多。
中国接受程度快为什么?
秦思源解释说,中国接受其他文化比印度更快,因为它拥有近百年的开放历史。在1980年代,当中国开始向外看世界时,它迅速吸收了最先锋哲学、文学和艺术。这也是因为没有宗教阻碍其接受其他思想文化。
“大工厂”不是独有的特权
杨好提到了他在欧洲学习期间所经历的事,他注意到每一幅画都需要反映出更多方面。他推测,这种传统可能始于18世纪,并且相关写作系统中存在一种聚拢与分散状态。他还谈到了市场中的褶皱,是由旁观者、操纵者以及参与者的变化引起,而这些变化正影响着整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