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清美学费一年30万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木偶之手,戏剧的灵魂
在泉州木偶剧团的一间工作室里,机器打磨着木头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工作台旁坐着一位身材瘦削的男子,他专心致志地处理着手中的木料。经过开坯、定形、粗刻、细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粉彩等一系列精细工序,一块普通的木头被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
这位艺术家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和泉州市木偶剧团的主创设计师林聪鹏。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创作了近千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他参与创作的《火焰山》、《赵氏孤儿》、《钦差大臣》等作品获得了多个奖项,并且他的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还荣幸地登上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台。
林聪鹏对待自己的工作既有传统技艺,又不忘创新。他曾经为北京奥运会制作了一些欧洲人物形象,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用欧洲元素来塑造中国传统艺术。这次尝试成功让观众印象深刻,也使得他更加坚信创新与传统并行不悖。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林聪鹏不仅提升了自己对演员角色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以最小化的手法来表达最大化的情感。他说:“虽然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但仍有一些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固定程式可循。”
作为一个代表性的传承人,林聪鹏除了继承老技艺外,还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过去40多年,他经常“混入”剧场,观察观众对不同 木偶形象 的反应,以寻找大众兴趣点。
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 木偶戏(提线)代表性传承人,有媒体称他为“活化石”。更让林聪鹏骄傲的是,他参与创作的大型影视作品至今已在国内外演出4000余场,是当代人们喜爱的一部经典作品。
通过他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个人成就,更重要的是为了将这个古老而精湛的技艺留给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份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