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他的艺术天赋高的人都很奇怪吗

  • 艺术热点
  • 2025年02月02日
  •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木偶之手,戏剧的灵魂 在泉州木偶剧团的一间工作室里,机器打磨着木头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工作台旁坐着一位身材瘦削的男子,他专心致志地处理着手中的木料。经过开坯、定形、粗刻、细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粉彩等一系列精细工序,一块普通的木头被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 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聪鹏,数十年来,他已创作近千个木偶艺术形象。他参与创作的《火焰山》

林聪鹏巧手雕木偶匠心做好戏他的艺术天赋高的人都很奇怪吗

【文艺人物志】林聪鹏:木偶之手,戏剧的灵魂

在泉州木偶剧团的一间工作室里,机器打磨着木头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工作台旁坐着一位身材瘦削的男子,他专心致志地处理着手中的木料。经过开坯、定形、粗刻、细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粉彩等一系列精细工序,一块普通的木头被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木偶人物。

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聪鹏,数十年来,他已创作近千个木偶艺术形象。他参与创作的《火焰山》、《赵氏孤儿》、《钦差大臣》等作品获得了全国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和文华大奖,还有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登上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林聪鹏从小就对木偶戏情有独钟,也喜欢雕刻。1976年,他加入了泉州木偶剧团开始学艺。那时他的肩膀经常受伤,因为力气不足,只能用肩膀顶着刻刀用力。在福建艺术学校学习表演后,他回到剧团继续深造。

“我们必须让每一个 木偶都活起来,让他们符合戏中的角色。”林聪鹏说。这要求雕刻者不仅要具备绘画刀工和雕塑技巧,还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特点,从而使得人物更加生动逼真富有生命力。

完成设计后的 林聪鹏会给 木偶做造型并安装机关,使其能够转动眼珠或开合嘴巴。他还会给 木偶化妆,让它们看起来更加自然活泼灵动。对于不同行当的人物形象,如生旦北杂,每种类型都有一些固定的程式可循,但也允许创新以满足现代观众审美需求。

2008年 北京奥运期间,林聪鹏为国家大剧院制作了一场音乐会上的马可·波罗,这是他第一次用 木 偶表现欧洲人的形象。他采用混合颗粒材料制成胡子,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胡子拉碴的马可·波罗形象。此外,在处理眼睛时,他还特别为“楼兰姑娘”贴上假睫毛,并装入机关,使其在演出时眨眼显得像洋娃娃一样吸引人。

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而是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以保持古老技艺永恒魅力的同时也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有些规矩是不可以破坏的”,如只能使用樟木作为原料,这样可以保证耐湿防蛀且不会变形开裂。

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林聪鹏几乎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泉州提线 木 做技艺上,小小 的 物品伴随他度过了漫长岁月,也见证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在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更让他的名声响起,被誉为“泉州 提线 木 做技艺的活化石”。

除了专业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以外,林聪鹏还致力于培养更多继承者的力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带徒弟授课和推广研学活动中。他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为这门古老而复兴的手工艺注入新的血液,让它继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