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一词最早来源于雕刻林聪鹏的巧手能否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木偶他的匠心是否足以做好一个精彩纷呈的戏
在泉州,这个传统技艺被称为木偶戏,又叫傀儡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木偶头雕刻技艺,也有着千年悠久的历史。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中这样写道:“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泉人最工此技。”
林聪鹏从小爱看木偶戏,也喜欢雕刻木偶玩。他曾经报考了福建艺术学校泉州木偶班,并学习了一年的表演。这不仅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还让他学会了多种能力,如绘画、刀工、雕塑。
完成木偶形象的雏形后,要给 木偶做造型并安装机关,比如给 木偶装上会转动的眼珠、会开合的嘴巴,还要给 木假化妆,那样才能看起来比较自然、活泼、灵动。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要传承老手艺,还要不断创新,以刻出满足现代观众审美需求 的 木 偶 形象。他经常“混入”剧场,观察观众对不同 木 偶 形象 的 反应,以寻找大众 的 兴趣点。
林聪鹏未像传统老艺人那样,用辰砂、银朱等矿物颜料上色,而是用喷枪上漆,让 木 假干得更快,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此外,他也注重保护和发扬这门古老技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带徒弟和开班授课中,同时还大力推广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