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新闻网巨星聚焦艺术市场半壁江山
艺术市场的天花板:25位艺术巨擘共享半壁江山,全球拍卖收入达12亿美元
在artnet指数分析与artnet新闻共同揭晓的报告中,全球战后及当代艺术市场上,有25位顶尖艺术家的销售额占据了总和的一半。2017年前六个月内,这些杰出的艺术家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公开拍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销售额高达12亿美元,占总收入27亿美元的44.6%。
这些数据量化了市场观察者长期关注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富有买家争夺数量有限的大师作品,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趋势。在这场“胜者全得”的游戏里,一小撮精英掌控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其他数千名艺术家只能分得一杯羹。
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如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以及活跃中的格哈德·里希特、Peter Doig、Christopher Wool和Mark Grotjahn等。唯一两位女性是Agnes Martin和草间弥生。
今年这样的高价聚焦更为明显,比去年少了7.2%。尽管如此,这样的比例仍然令人震惊。这并不意味着历史上就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在1980年代,当重要藏家开始购买新兴主流市场上的作品时,就不再是追求遗产性大师作品。
然而2000年和2008年的两个泡沫破裂之后,“你会发现藏家们转向了一些被认可的大师作品”,Art Agency Partners联合创始人兼苏富比全球艺博主席Allan Schwartzman指出。而亚洲、东欧和海湾地区出现超级富有的新藏家,为拍卖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
数字也证明这一点。在2007年的上半年,当许多新手买家涌入并以购买大牌作家的作品为主时,那时候的前25位最受欢迎作家的销售额还占到了48.8%,甚至超过了现在。
而且,这些赢家的共同之处之一是他们几乎都是白人男性,并且美国人居多。此外,他们工作中的风格通常都很吸引人,让他们成为大家口中的“大牌”。
除了种族特征,还有一点让人们感到迷惑,那就是尽管供应不足,但成交价格却不断攀升。这表明战后及当代艺术市场在高价段较集中的现象,是由于供应不足导致的。当有足够好的作品进入市场,它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水涨船高。
当然,只看公开拍卖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市场。有些交易可能因为私下进行或通过画廊展览而未能统计到。而且,即使是在公开拍卖中,也存在一些不完整信息,如最后成交价格可能并不代表所有费用已经支付完毕。
此外,有些热门但缺乏主要作品的大师,如贾斯帕·琼斯,他近几年的重要作品从未踏足公众视野,因此他的拍卖纪录与私人收藏价值之间存在差距。但对于那些了解其价值的人来说,无论是否参加公共和私下的交易,都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