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造假问题频发艺术教育各类方法助辨真伪

  • 艺术热点
  • 2025年02月05日
  • 古玩造假手段日新月异,鉴别真伪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古玩鉴定的常规流程是:收藏者通过信件或电话联系专家或行家,约定时间和地点,将物品展示给他们进行鉴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近九成的持有者带来的物品,不仅不是仿制品,就是现代的赝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造假者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用各种方式将明显是赝品的东西呈现给专家或行家,浪费了后者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长期实践中

古玩造假问题频发艺术教育各类方法助辨真伪

古玩造假手段日新月异,鉴别真伪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古玩鉴定的常规流程是:收藏者通过信件或电话联系专家或行家,约定时间和地点,将物品展示给他们进行鉴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近九成的持有者带来的物品,不仅不是仿制品,就是现代的赝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造假者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用各种方式将明显是赝品的东西呈现给专家或行家,浪费了后者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长期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十种简便且有效的辨伪方法供大家参考。

有些东西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有些则无需仔细观察即可识别为伪。这并非依赖于什么神秘力量,而是基于对古玩领域多年积累经验的一种直觉。我将这些经验分述如下:

一、电话初审

我曾经接到一个远方亲戚打来电话,说他有一幅残损画作,是“清明上河图”,要价20万元。我分析,这样的画片,即使稍微修复,也只能价值几十元,因为真正的“清明上河图”静静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只在上海博物馆短暂展出过。此外,他又声称有一件半人高三星堆玉雕神像,要价30万元。但三星堆文物虽然才发掘十余年,但主要还是青铜器。不论如何,这两次都直接拒绝了对方,没有让他耗费时间和金钱。

二、谈话初评

社交聚会时,有人会讲述一些令人兴奋的情节,如某德国八音钟外壳金铸,或说来自慈禧太后的宫廷。但这样的故事通常都是造假者的陷阱。一旦听到这种故事,就建议对方直接去艺术拍卖公司拍卖,因为真正有价值的是古玩本身,而不是那些曲折离奇的情节。如果对方躲避拍卖或者典当,那么这件货几乎百分之百是赝品。

三、影像初判断

利用手机摄影功能或数码相机拍照发送图片,对于图案精美彩陶、釉光亮度超凡汉釉陶等,可以快速判断是否为现代仿制品。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是一件官窑器,与民窑器一起出现,那么官窑器可以仔细检查;但如果全部都是北宋五大名窑、高级元青花釉里红色调或者明清官窑器,那么扫视一下即知其为伪作。

四、照片鉴赏服务

报刊上的照片鉴赏栏目提供专业意见,对持有人来说比请专家吃饭后再面对更省心;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便宜又能回馈社会;对于报社杂志来说,则符合其服务读者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可以先观察器型,如完整的人首形彩陶往往存放在博物馆中,大型汉俑断头,小巧唐三彩马断腿的大多数也是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