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与中国园林相结合港媒法国艺术寻求落地中国直接上门收购藏品公司让艺术家惊喜

  • 艺术热点
  • 2025年02月19日
  • 我站在罗丹的雕塑前,手撑下巴,仿佛融入了那座沉思之男的巨大青铜身躯。我的妻子安吉拉在旁指导,我试图模仿1903年的作品。她说:“向右一点,再向左一点,你的手要这样放。”每天,游客们都会来到这里,与这位生于巴黎的艺术家和现代雕塑先驱的杰作共度时光。 我们也喜欢室外展览,那里的花园里到处摆着雕像。我对罗丹美术馆赞不绝口,它位于一座建于18世纪初的洛可可风格豪宅里

罗丹雕塑与中国园林相结合港媒法国艺术寻求落地中国直接上门收购藏品公司让艺术家惊喜

我站在罗丹的雕塑前,手撑下巴,仿佛融入了那座沉思之男的巨大青铜身躯。我的妻子安吉拉在旁指导,我试图模仿1903年的作品。她说:“向右一点,再向左一点,你的手要这样放。”每天,游客们都会来到这里,与这位生于巴黎的艺术家和现代雕塑先驱的杰作共度时光。

我们也喜欢室外展览,那里的花园里到处摆着雕像。我对罗丹美术馆赞不绝口,它位于一座建于18世纪初的洛可可风格豪宅里,是罗丹从1908年开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它与香榭丽舍大街一起迎接中国千禧一代游客。

据报道,中国人是前往巴黎旅游的第三大群体,只次于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占游客总数近17.8%。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0万。在2017年前往卢浮宫参观810万外国游客中,有62.6万来自中国,他们仅次于美国游客。

我妻子的丈夫维克托说:“艺术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捕捉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它让我们跳出框框思考问题。”但我们的艺术爱好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外拥抱法国文化。人们越来越愿意将其带回中国,以快闪博物馆和永久艺术品收藏形式出现象。

今年6月,罗丹美术馆馆长凯瑟琳·舍维约访华,为修建一座献给这位雕塑家的姐妹美术馆寻找可能的馆址。她与博物馆馆长、雕塑家和学者会面,商讨把罗丹100多件作品租借给未来的中国罗丹美术館,其中包括“思想家”、“地狱之门”(1880-1917) 和青铜时代(1877) 等著名作品。这不是一个简单地租借然后离开的事业,而是一种深度文化合作……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之间建立对话。

随着中国自助旅游觉醒,我们必须适应。这意味着法国文化经营者必须做出改变。而且,由于语言障碍和距离,我们知道的事情有限。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你怎么形容法国?”跳出来第一个词最有可能是‘浪漫’。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文学就受到法国文学影响。在经历了长时间沉寂后,法国文化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复苏。我很高兴得知罗丹美術館正在中國為一個姊妹館尋找位置。这意味着中國對法國來說,就像阿联酋一样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