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与中国园林相结合港媒法国艺术寻求落地中国艺术品真正能交易的平台在人物间展现美学共鸣

  • 艺术热点
  • 2025年02月19日
  •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深感中国人对法国文化的热情似乎在不断增长。我们不仅希望在国外体验法国的美学,还渴望将其带回国内,以快闪博物馆和永久收藏的形式。据报道,许多中国游客在访问欧洲时,不仅购买设计师手bag,还特别关注参观博物馆、纪念碑和其他文化景点。 我记得有一次,在巴黎左岸罗丹美术馆的花园中,与我一起拍照的是安吉拉·陈。她指导她的丈夫摆姿势,就像罗丹雕塑“思想者”一样沉思。在那里

罗丹雕塑与中国园林相结合港媒法国艺术寻求落地中国艺术品真正能交易的平台在人物间展现美学共鸣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深感中国人对法国文化的热情似乎在不断增长。我们不仅希望在国外体验法国的美学,还渴望将其带回国内,以快闪博物馆和永久收藏的形式。据报道,许多中国游客在访问欧洲时,不仅购买设计师手bag,还特别关注参观博物馆、纪念碑和其他文化景点。

我记得有一次,在巴黎左岸罗丹美术馆的花园中,与我一起拍照的是安吉拉·陈。她指导她的丈夫摆姿势,就像罗丹雕塑“思想者”一样沉思。在那里,每天都有游客模仿这座雕塑,手撑下巴,仿佛融入了艺术家1903年的作品之中。

陈女士谈到这座美术馆时说:“罗丹的所有杰作,以‘思想家’为首,把我们吸引到这里来。我们也喜欢室外的展览,美丽的花园里到处摆着雕像。” 这座曾经是罗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如今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共同迎接着中国千禧一代游客。

报道指出,中国人是前往巴黎旅游的人数第三大群体,只次于美国人和英国人,他们占到了近17.8%。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0万。在2017年,有62.6万来自中国的大陆、香港及澳门的人参观了卢浮宫,这个数字仅次于美国游客。

但我们的追求并不止步于国外。我认为,我们越来越愿意把这些艺术品带回国内,用以建立自己的收藏。这一点得到了验证,因为今年6月,一位罗丹美术馆馆长访华,为修建一个献给这位雕塑家的姐妹美术馆寻找可能的地点。这些建议包括深圳、杭州以及位于北京西南约100公里远处雄安新区,最终决定会由罗丹美术馆与法国文化部商讨后做出。

这个项目计划租借包括“思想家”、“地狱之门”(1880-1917)和青铜时代(1877)等众多著名作品至未来的中国罗丹美术馆,这些作品将被放置在以中国园林为特色的展览空间中。此举旨在通过深度文化合作促进东西方之间更深层次交流。我想,我们可以从这样的合作中学习更多关于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之间互动方式,以及如何跨越语言障碍去探索彼此世界观。

对于那些如我一样对法国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样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宝贵机遇,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并欣赏这一国家丰富而独特的地球上的魅力。而对于那些希望成为未来国际艺术市场重要参与者的创意工作者来说,更大的开放意味着更广阔的事业前景等待着他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