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企业排名瓷器的化妆土
中国陶瓷企业排名:化妆土的时代印记
古代窑口的胎土往往粗糙,胎色偏深,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先施以一层细白瓷土,再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为化妆土或护胎釉。这种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对于古瓷的断代和辨伪至关重要。
六朝时期的青瓷便开始使用化妆土工艺。婺州窑位于浙江金华一带,其所产胎土含铁量高,烧成后胎色深灰或紫色。在西晋时期,婺州窑采用纯净的瓷土涂抹胎表,以奶白色的化妆土经上釉烧制后,不仅釉面光洁,而且色泽滋润。东晋南朝时的德清窑以黑瓷著名,同时也兼烧青瓷。德清窑以红色粘 土做胎,烧成后胎呈灰色或紫色,为改善釉色,在胎外施一层奶白色的化妆 土,其工艺方法与婺州窑相似。
隋唐五代时期,化妆土应用更加广泛,不仅限于青瓷,还用于白瓷和彩绘瓷。此期间耀州窑青瓷有黑胎和白胎两种类型。黑胎青 瓷由于其含铁量高、细密坚硬,但仍需在外部施加较厚的一层奶白色的化妆 土。而唐代河北邢窑生产出的粗细两种类型中的粗白 瓧则首先敷上了一层厚实 的乳 白颜料作为护底,然后再施以透明之蓝绿黄等颜色的釉,使得最终产品 的表面既洁净又美观。
宋元时期北方磁州窑对此技术进行了极致地发扬光大。在磁州 窑的大部分产品中,大多数都是用灰褐色的或者是棕红色的泥土地做成原材料 然后在其表面涂抹着一种叫作“剔花”的特殊技巧,即通过将某些区域上的泥 土直接揭去,从而形成出更为立体感十足的地图纹效果。这一点不仅展现了当 时人对于艺术创造力的追求,也反映出了他们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次性试炼。
然而,在研究古代陶器的时候,我们需要区分“介质”这一概念与“中间 层”。宋代钧窑釉下的标本断面显示,有一种介质,它由高温下陶粒与 釉料混合形成的一个薄薄却坚韧且透明如玻璃般存在,而非人工附加的一 层保护膜。这一点同样能够见到在宋代磁 州 窯 青 蛤 上,这种介质形成机理相同。但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 “中间 层”,因为它是自然发生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并不是人类手 工所加添的一道防护措施。
因此,对于探索古老陶器及其制作技法,对于理解那些曾经文明繁荣而今已消逝 的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微小点入手,无论是那丝微妙的情感 述说还是那些被时间磨损但依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类智慧,都能让我们走进 去,那个无尽神秘又迷人的过去世界。而这些都离不开对“ 化 妙 土”的详 细考察及分析,因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手工作品才 能被世人铭记永远。(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