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紫砂壶嵌玉包锡搭配不锈钢滤网让紫砂之家焕发出一派金碧辉煌的美丽光芒
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工艺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紫砂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具,它不仅能够烹制出最佳的茶水,还因其精美的造型和考究的手工制作而被收藏家们追捧。
其中一种特别类型的是锡包壶,又称“三颗玉”。这种壶体外层覆盖着一层锡质六棱形外壳,线条简洁明快,线面结合得恰到好处。壶钮、把和嘴都是用三颗宝石镶嵌成,这样的设计既显得庄重又富有文人雅趣。这种装饰方式在古代金石器物中就已经流行了,从青铜器时代开始,用锡作为器皿材料就很常见。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这种风格更加流行,以至于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赵先生展示的一件紫砂壶,就具有这样的典范性。这件作品不仅材质上采用了传统工艺,而且还有一些诗句刻在上面。一首是隶书体:“秋露明珠讵可争其朗润”,落款为“亦山”,这名字曾经属于多位历史人物,其中包括一个理学家,也曾被晚唐书画家提及。而另一首是行书体:“落日乐壶上春风啜茗时”,落款为“王洽”,可能与晚唐名将王洽有关,但具体关系尚待考证。
打开壶盖后,可以看到底部刻有“杨彭年制”的字样,杨彭年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大师,他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嘉庆年间。他以善于配泥而闻名,有时候会直接捏制出符合整体形状的小口子。此外,他还与瞿应绍合作过一些作品,但展出的这件并没有留下他的款印。
赵先生表示,这个紫砂壶十年前就有人愿意以25万元购买,但他没有出售,现在它已成为非卖品。这份珍贵的文物,不仅因为它精美的手工制作,更因为它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艺术价值,是一项难得的大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