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交会背后的普洱茶竟有12个潜藏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对于资深茶友来说,品味丰富的他们能一眼辨别好茶,但对初入茶道的人来说,市场上的各种普洱茶宣传可能会让人迷惑不解。01所谓宫廷普洱,其实是后人的虚构 ▲「陈升号老茶印分享装」:清朝时期进贡的普洱确实是生制,而市面上的“宫廷普洱”多为精选细嫩的熟制。最早的熟制普洱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宫廷普洱”这一概念则是在1999年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
02关于生转熟的问题 ▲「2010年三爬老班章」:“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这个问题在业内广为流传,但事实上,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将生制普洱转变成熟制,只能通过时间变成老生或完全失去原有特性的野放。03误区还存在于对产地认知上 ▲「2018年陈升号老班章黄金叶」:虽然云南是主要产区之一,但并非所有高质量的普洱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04与野放相比,野生的确更受欢迎,因为它数量稀少和难以获取,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但实际上,不同类型都有各自独特之处,并不能简单概括优劣。05细嫩不是衡量一个好 普洛 的标准 ▼「99年绿星星」,而应该根据个人口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06古树并不总是一棵大树,它们可以因长期采摘而变得瘦小,而且不同种类、年龄相同但体型大小也可能不同。此外,即使毫数越多,也并不一定代表其古树性质。
07冲泡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999年下关铁饼(中茶牌)」。正确冲泡需要沸水,并且至少90度以上,而饮水机无法提供这样的温度。而泡好的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影响咖啡因和可溶性物质的释放。
08储存方法也容易被误导,比如认为把 普洛 放在地面就可以了,这样做只会导致它们迅速吸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它们放在通风阴凉处或者使用紫砂罐等专用容器储藏,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潮湿迹象。此外,不要以为新鲜出炉的新生 普洛 就不能直接享用,有些甚至更适合当即喝掉,而不是等待几个月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