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自然美术馆策展人不应成为被保护的熊猫哪家银行能提供艺术品抵押贷款
王南溟:从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职位,成为“策展机器”开始算起,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后,确实改变了展览制度——这使得美术馆或非营利艺术机构的学术项目必须外部化,从而限制了美术馆对展览项目的垄断,并将其转变为推动学术发展的全新平台。目前西方策展人的趋势是内在机构化,使得展览成为机构自身的专有领域,而在中国,由于美术馆策划人自己承担所有工作,又由于非营利机构空缺,这导致策划人只能前往画廊进行活动;画廊通常与商业项目结合,因此策划人变成了商业工作者,而不是学者。随着画廊中的人数增加,这种领域需要由个人寻找资金和合作伙伴;相比之下,如果一个拥有项目经费的博物院提供职位,那将是最理想的职业选择。当一位博物院中的策划人才被多个组织所利用时,一些博物院长会直接参与内部管理,违背了原则,使得这些人才受到控制。此举应该避免,因为根据艺术管理导论,不应让一个人既是领导又是执行者。因此,将来应当设定研究员负责收藏品研究,并且组织展示,而不必依赖内部人员。在回顾艺术史时,他们可以从博物院藏品以及其他图书馆藏品中筛选主题,但这样的展示也可以委托外部历史家进行而不必使用内部人员。在西方,有一种类型的人物就是在博物院内观察收藏品并进行研究,并且博物院可能协助他们开展展览而不是亲自计划。如果我们提及独立策划人们,我们说艺术史中的展示可以由教授来担当,而前沿式展示则更适合自由职业者。因此,在学院中设置专业方向时,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批判理论领域探讨学术性质;另一类是在艺术管理领域处理业务性质。不仅如此,还要培养能够协调不同团队工作流程的人才,而非单纯地培养个人才能。这对于那些希望进入行业但未曾听闻此议论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新的启示。如果学院没有区分这两大方向,就会像现在这样混乱。如果不将展示与批评相结合,则展示人才只会沦为艺人的打手。而为了维持这种制度体系,它要求保障它不会被权力结构直接掌控,比如说,只有行政官员负责行政事务,不应亲自以名义发起任何项目。这保证了每个角色都能保持其特定功能,以保持整个系统活力并允许创新发生。但现实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被保护起来却不能主动行动的小动物,而不是那些勇于追求突破、不断进取的大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