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策展人应拥抱数字艺术品的未来避免成为被保护的熊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挑战

  • 艺术热点
  • 2025年04月24日
  • 王南溟:策展人应主动适应数字艺术品的发展,避免成为被保护的“熊猫”在自然生态中存活的挑战。从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职位,开始作为“策展机器”,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后,确实改变了美术馆和非营利机构展览制度,使其成为学术项目推动平台。但是西方目前内机构化趋势使得策划成为了商业行为,而中国由于美术馆自身缺乏项目经费导致策展人只能在画廊工作,与营利项目结合。这种情况下

王南溟策展人应拥抱数字艺术品的未来避免成为被保护的熊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挑战

王南溟:策展人应主动适应数字艺术品的发展,避免成为被保护的“熊猫”在自然生态中存活的挑战。从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职位,开始作为“策展机器”,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后,确实改变了美术馆和非营利机构展览制度,使其成为学术项目推动平台。但是西方目前内机构化趋势使得策划成为了商业行为,而中国由于美术馆自身缺乏项目经费导致策展人只能在画廊工作,与营利项目结合。这种情况下,画廊策划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自己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这与原有学术理念背道而驰。

美术馆如果拥有项目经费,那么它将成为最理想的工作场所。当一个美术馆使用外部策划时,其馆长直接参与内部活动违反了制衡原则,使得参会者无法逃脱对他们自己的依赖。这一点与艺术管理导论中的原则相悖,即館長應該讓獨立參與者的學術發展成為戰略推進力。

如果需要研究藏品,可以设立研究员或组织展览,但这并不一定要由美術館內部的人士担任。可以选择来自其他领域的人士来进行这样的活动。在西方,有些历史家专注于博物院藏品研究,并且可能协助他们进行一些特定的展示任务,而不是让它们负责整个展示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专业方向:批评理论和艺术管理。在学院教育中,没有明确区分这些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听到这一新观点感到震惊。如果没有明确区分的话,就会出现现在的情况,即策划不再是一个学科领域,而是一个简单的执行任务。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说法,以区别开两个不同方向:一方面是关于批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艺术管理。这样可以防止那些只想做参赞人的学生走向错误道路,从而避免参赞变成艺人的跑腿者。

最后,我认为我们必须保障自由职业者的地位,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间流动,不受单一机构控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展览学问的活力和创新性。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将参赞们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之内,让他们坐享其成,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保护并束缚着这些人才,而不是真正培养和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