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背后的秘密人工智能如何识破名人字画的真伪

  • 艺术热点
  • 2025年04月24日
  • 在艺术世界中,鉴定一幅画作的真实性是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一项任务。耶鲁大学美术馆首席艺术管理员 Ian McClure 曾经这样描述:“有时,我们并不只是寻找赝品,而是在尝试确定某些物品的时间,以便确认它真正属于哪个时代。” 鉴定画作的手段多样,从追溯交易票据和展览记录到利用粒子加速器、红外线光谱、气相色谱和辐射测定年代技术来验证画布和颜料的材质是否与时代相符。近年来的发展中

线条背后的秘密人工智能如何识破名人字画的真伪

在艺术世界中,鉴定一幅画作的真实性是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一项任务。耶鲁大学美术馆首席艺术管理员 Ian McClure 曾经这样描述:“有时,我们并不只是寻找赝品,而是在尝试确定某些物品的时间,以便确认它真正属于哪个时代。” 鉴定画作的手段多样,从追溯交易票据和展览记录到利用粒子加速器、红外线光谱、气相色谱和辐射测定年代技术来验证画布和颜料的材质是否与时代相符。近年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这一领域。

美国罗格斯大学与荷兰的一个艺术修复研究工作室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检测画作的真伪。他们使用了立体派大师毕加索、野兽派代表马蒂斯以及表现主义巨匠席勒共计 300 幅素描作为训练数据。在这些素描上,研究人员对笔触进行细致分析,并通过深度学习网络识别出不同笔触特征。这项研究基于20世纪提出的理论,即不同的笔触可以反映一个画家的“典型格调”。

根据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这300幅素描中的80,000多种不同的笔触,并将它们匹配给各自的艺术家。随后,他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搜索这些特定的笔触模式,如线条重量、形状等,以此来确定作品作者。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具有明显线条结构的绘画作品,但对于缺乏明显线条或文字信息的大部分印象派作品来说,这种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尽管如此,这项技术仍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们对传统艺术鉴赏方式产生了新的思考。而未来的计划则是将这种方法扩展到印象派及19世纪其他风格化的大师们身上进行实验探讨,不断推动科技与文化之间奇妙而又紧密无间的人文交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