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间艺术被注入灵魂
丰都一直以鬼文化而闻名,从而也有少不了从鬼文化中延申用出来的各种民风民俗文化,除了上一期讲到的庙会,丰都还有瓢画、叶脉画、玉米皮工艺、神鼓舞等民俗文化。 何为瓢画? 瓢画是一种纹绘在木瓢上的民俗工艺品。 据说明代以前就有人悬挂,是滇池沿岸的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吉祥物。瓢画的制作者将龙、虎等图案绘制于民间自制的木瓢、葫芦瓢上,悬挂在门楣之上,用来驱除邪气,以顺家道。 鬼城瓢画是丰都民间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吞口”瓢画,并且当地人还往往会把这种木瓢画挂在家中,用以驱鬼辟邪。 鬼城瓢画的创始人雷雨风在当时想把丰都的鬼文化用画笔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后来觉得借鉴木瓢的形式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把深入农家、山寨庭园收集“鬼画”素材和山野中形神各异的动物、植物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渲染,在木瓢上把一张张神态各异的鬼脸谱画了出来。 鬼城瓢画上绘制出的奇异而夸张的鬼脸,色彩丰富,构图大胆,充满想象力。这种瓢画艺术是丰都民间鬼文化的精髓之作,浓缩有鬼城近千年的“神鬼”文化,且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叶脉画 叶脉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巧妙地利用树叶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肌理,将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将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汇一体。 追溯丰都叶脉画的发展史,不得不提鬼城天子娘娘卢瑛。传说鬼城天子娘娘卢瑛自从与鬼城天子结婚后,茶不思、饮不香,天子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便派青鸟专程前往卢瑛家乡大足县探望,天子娘娘于是在宫外顺手摘得一片树叶,并在上面写着:“之子于归,卢瑛”六个字,交给了青鸟,让他迅速送往家乡。这片树叶便是鬼城神叶,就是今天的叶脉画。 丰都叶脉画系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作画轻薄纤巧,尽显巴渝风貌。采用全新工艺,精选树叶,去其全部叶肉,留其完整叶脉,似雾如纱,于经脉断续之间自成风格,同时又能借鉴不同绘画艺术特色。无论泼墨山水,亦或炭笔风光,皆可妙笔传神,凸现玲珑。祖国锦秀河山胜景,历史人物风范,奇丽的古建古玩,隽永的至理名言和富有韵味的传统文化经典等,都可直接书画、喷绘于叶脉上,形成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鬼城叶脉画的制作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克服了传统叶脉画易碎、颜色易退化等问题。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叶脉画的原汁原味,又具有轻盈耐用、透明光洁、色泽持久的特点。 鬼城神鼓舞 鼓最早用于古代战争,用以鼓舞士气,后逐步演变成为宗教祭祀的重要法器。 自远古时期到西晋,丰都地区的神鼓舞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广泛流传于民间,在与外族战争时也会大量使用,仪式感强,舞蹈成份不多。 自丰都名山香会兴起以来,神鼓舞逐渐成为名山香会祭祀仪式中的固定内容,队伍规模扩大到上百人,并引入更多的舞蹈内容。 丰都名山香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神鼓舞也承载了鬼城民俗文化新的内容和形式。期间,鬼城神鼓舞也由此有了一代代传承人。鬼城神鼓舞成为了丰都庙会重要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