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文雄心下的延伸与突破

  • 艺术市场
  • 2024年11月16日
  •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篇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我们身边的“双城记”,进入第十个年头了。 2005年,深圳开始创办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城双年展”),2007年地缘紧邻的香港受邀加入

大人文雄心下的延伸与突破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篇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我们身边的“双城记”,进入第十个年头了。 2005年,深圳开始创办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城双年展”),2007年地缘紧邻的香港受邀加入。这一全球目前唯一关于城市固定主题的双年展,至今已是第五届了。 展览借用了艺术、建筑等展览通常采用的双年展名称与机制,从一开始就不想将展览限于展示建筑艺术的狭窄范围,而是立足于深圳所处的中国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大背景,聚焦于城市与城市化主题(双城双年展名称中的“城市\建筑”隐含了建筑从属于城市、城市是重点并必须在城市语境下探讨建筑的主张)。可以说,双城双年展充分利用了设计、影像、装置、戏剧、公共艺术、专题研究和对话等多种方式,展示了深港、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化进程和人居状态。 在第五届“双城双年展”即将结束之际,本报历数5届双年展的关键词,带你重新走过“双城双年展”的第一个十年,浸淫独特的城市主张。 历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回顾 2005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 展览主题:城市,开门! 展览时间:2005年12月10日至2006年3月13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区 总策展人:张永和(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2005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成为首位执掌世界建筑研究重镇的华裔人士。2011年开始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 展览亮点: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巧妙利用1.2万平方米且不加修饰的旧厂房群作展场,体现对旧建筑及其原有用途和记忆的尊重。展出与城市主题相关的各种门类艺术作品82件,吸引了3万多名观众参观。展览作品提供了认识城市与建筑的人文和社会等多种角度。 本报点评: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是一种尝试,对搭建一个以城市与建筑为主题,同时超越建筑本身的艺术平台的尝试。深圳独特的国内外地位与总策展人张永和的专业水准保证了展览的国际性与先锋性,对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又使展览格外接地气。 2007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展览主题:城市再生 展览时间:2007年12月8日至2008年3月9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香港中环警署建筑群 总策展人:马清运(2006年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曾被评为全球2000年“建筑先锋”及“欧亚建筑新趋势代表人”等赞誉。) 展览亮点:展出来自25个城市的156位参展者的138件艺术作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学者、学生及市民观众等共达72573人。同时在深圳、香港、西安、上海、北京、伦敦、洛杉矶等城市举办了14场主题学术论坛,30场外围论坛。另外,展览设立北京798、西安纺织城、上海雕塑艺术中心、重庆、深圳机场等7个分展场。 本报点评:2007年的展览真正开启了深港两个城市“同一主题,两地举行”的展览举办方式。自此以后,每届展览对深港城市都是一笔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矿藏资源,对深港城市共荣、合作、发展,以及对未来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9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展览主题:城市动员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6日至2010年1月31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市民广场、深圳湾大街、益田假日广场 香港西九龙海滨长廊 总策展人:欧宁(是横跨多个领域的文化实践者、艺术家、出版人、著名策展人。刚刚停刊的《天南》杂志总编。) 展览亮点:密集的学术对话、研讨会和其他互动、工作坊项目等,使深圳再次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思想交锋和话语生产的活跃平台。展览选择的场地是深圳30年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重要地标和香港的特殊场地,还安排一定数量的个人回顾展览,打破一般双年展的群展模式。 本报点评:总策展人从建筑领域大师转为一个多领域文化实践者,使双年展本身超出建筑领域,成为一个综合设计、艺术平台。本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不仅动员城市设计者和建筑师重新思考他们的社会身份和职业角色,更动员艺术家、音乐人、电影人、思想者、社会行动者、家和普通市民一起提供他们的智慧支援。 2011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展览主题:城市创造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8日至2012年2月19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市民中心、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香港九龙公园及香港文物探知馆 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美国人,生于1954年。国际著名建筑主题展策展人、建筑师、博物馆专家、教授及评论家。) 展览亮点:本届展览策划了60件以全球视角研究城市问题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荷兰、奥地利、智利、芬兰、巴林等5个国家馆项目,及特别项目大运与城市专题展。吸引了约15万观众到场参观。 本报点评:本届双年展的国际性是超前的,这既源于总策展人的国际地位,也源于前几届积累的影响力。“城市创造”这样宏大的主题使深圳站在了一座更高的平台上,尽可能连接更多的资源和国际化程度。 2013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展览主题:城市边缘 展览时间:2013年12月6日至2014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深圳原广东浮法玻璃厂(展场A主题演绎馆) 深圳蛇口客运港旧仓库(展场B-主题文献馆) 香港观塘区的观塘渡轮码头及海滨道海滨长廊 策展团队:本届双年展(深圳)首次由两个策展团队——奥雷·伯曼(原荷兰建筑协会会长)团队与李翔宁(中国同济大学教授)+杰夫里·约翰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团队围绕展览主题“城市边缘”合作策展,因双方策展内容丰富多样、风格明确,被业界评价为历年来“最具看点的一届”。 展览亮点:本届双年展落地蛇口,既以专业的国际化交流为深圳带来欣欣活力,也为蛇口的再次出发带来生机及关注。本届双年展共有来自中国、荷兰、法国、芬兰、美国、墨西哥等21个国家的参展人;参展项目共计135个,3个月展期共计举办104场活动,有望在2月28日展览闭幕时突破上届观展人数15万。 本报点评:“城市边缘”的前提是城市多元的价值观。多年来,广东浮法玻璃厂曾是蛇口边缘上的工业厂房。今天,浮法玻璃厂走向了新的领域,再次成为一个可去的地方,成为一个连接深圳边缘与中心,艺术与生活的,特殊的存在。 318艺术网 编辑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