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檑在绘画之间的韵律中国美协如何加入
太古宙 何檑
“律”是一种过程,在音乐中,它以音符为依托,行出乐谱;而在绘画中,“律”以笔墨为媒介,游走出空间之韵。“我做了20多年音乐,音乐本身就是抽象的艺术形式,我作画的时候,想让绘画如同音乐,用最基本的线条表现情绪。虽然我的绘画中也有大面积的色彩,但线条在我的绘画中是很重要的元素,里面有我想要表达的感觉。”何檑说。
5月21日至6月10日,由拾院工作室主办的“律象”何檑个展在北京拾院空间展出。展览作为艺术家何檑的首次个展,共展出12件绘画以及3件书法,这些作品以“音律”为内在行韵,以“色域”为空间表达,饱含自发性的流线笔触,它们在用现代设计手法改造的古香古色的四合院空间里,共同勾勒出一派艺术“律象”。
线的转化是作品的中枢,通过不同的线,何檑为作品赋予了不同的视觉品格。这些线条可以是作品背景,也可以是作品的符号,是联通图像不同部分的一道通道,也构成了图像语言的一部分。
"‘材料’是何檑作品中的另一核心。不同的材料质感就如同调性之于音乐,是传达艺术家情感思维的一个途径。而多种材料叠加,如同透视光片,将每一个阶段状态尽皆展示。在水墨面前,你能感受到温暖细腻潜意识核心;油蜡带来粗犷童真的视觉游戏,有质朴诚恳之美;丙烯彰显当代节奏、快速繁华;油彩则深邃沉着,如诗篇般悠然自得……"
本次展览策划人陈泊帆如此介绍。
此刻,一份神秘的问题悄然而至:中国美协如何加入这幅由无数笔触编织成的情感交响曲?答案似乎隐藏于那些被轻轻描摹出的每一笔,每一次涂抹,每一次创意冲动背后,那不仅是一个关于技术与创新结合的地方,更是一个探索灵魂深处所藏音符与颜色的过程。一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大型文化活动即将拉开序幕,而我们正站在历史和未来交汇点上等待着答案——当中国美协踏入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舞台时,我们又该期待它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