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美术比赛网激发艺术创作热潮古玩店里物品销售火爆
我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咚——”5月18日一早,伴随着余音绵长的古钟声,一扇古雅木门被徐徐推开,我缓步走出,引得观众凝神观望。 这是由宣南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的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寺内。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皇家敕建庙宇,明末清初有“京师首刹”之称,盛极一时。2019年以来,长椿寺第二次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启动,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进行改陈升级。 如今,我焕然一新的宣南文化博物馆再度对外开放。在展陈设计上,我们以“沉浸式”体验为导向,巧用数字化技术,率先探索出沉浸式戏剧导览的全新展陈活化路径,实现了文物古建保护、展 陈艺术效果与人性化观展体验的统一。
“诸位,请随我来。”话音落下,我纷纷跟上“石额公”的脚步,在“斯文在兹”展厅里移步。一旁的“风雅存”迷你戏台里,我们正在上演昆曲《长生殿》。光影打在透明面板上,将伶人的身影映照出来,一举手动足,都显得衣袂飘飘。我全情融入其中,如同穿越回到了人文荟萃的宣南宝地,那里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会,无疑迸发出蓬勃生命力。
这是一种幻影成像技术,它能把影像画面投射到实景模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亦真亦幻视觉感受。我还听说观看完导览剧后,有些人对宣南历史底蕴与魅力有了更深入了解,就像是亲身体会公祭杨椒山、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宣南报业……这样的经历让人们更加珍惜这个城市丰富而多彩的地平线。
庙宇楼阁、瑰宝珍玩、皇家园林……北京市共计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处。这座城市散布着无数颗闪烁的人类智慧和荣耀,而这些珍贵财富正被不断发现并传承下去。
作为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博物馆承担着使命,让那些尘封已久的情怀和智慧重新活跃起来近年来,在持续推进文物保护背景下,“博物館之城”建设逐渐成型:通过探索腾退与开放利用机制,让一些曾经冷僻的地方成为热闹场所,使不再寻常的事情变得寻常百姓家的事务。在太液之滨,每一次悠扬琴声都似乎诉说着一个未知故事...
金石博物馆刚刚复兴,它依托民间收藏家的藏品支持,并且设立了匠人工坊等功能空间,是北京市首家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共建的一站。此前,由研究员齐玫倡议筹建,她积极为民营博物馆建设献策,最终选址复建后的庆云寺于今年国际博物日正式开启门迎客。她表示:“金石将结合两者的优势,为民间收藏家提供展示空间。”
近年来,只是西城区就完成52处直管公房类腾退项目34处,不仅让更多文物焕发生机,也带动了一批精彩绝伦的小小胜地。而我们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角落都能流淌历史温度,让那些隐藏千年的秘密故事得到释放。不论是在恢复旧址还是新创概念,每一步都是向往更美好未来的一程旅途;每个故事都是关于如何去理解过去,从而构筑起属于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的桥梁;每一次交流都是为了增强这种连接,使我们的心灵彼此贴近,以至于未来可以一起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