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将装裱艺术化的追求
每当顾客踏入李振明的画廊,首先是他对装裱艺术的热情介绍,而非谈判价格。对于李振明而言,他所从事的装裱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门承载着千年传统技艺的艺术。在他的看来,每位把字画带到他这里的人都怀有一份深厚的情感,“没有特别的意义,人家也不会那么郑重其事地让你去裱。”因此,无论是名家之作还是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只要是他负责过的,都会被细心地展开和讲解。
“现在机器快速裱画,但这已经失去了工艺之美。”李振明认为传统的手工装裱虽然耗时更长,但它能为一幅字画增添一种独特的人情味。而在一次客户回访中,她拿出十年前由李振明为她精心装裱的一张画,说那次发现这幅画,让她回忆起了很多往事,感到非常温馨。这正是手工 装裱的一个优势,可以保存得更久,对于那些想要留作纪念的人来说,它给予了无限回味。
然而,这也是让李振明感到遗憾的事情——现在从事手工装裱的人越来越少。整个古玩城里,只有两家店铺还在坚持做手工装裱。自1987年开始学艺至今,李振明已有21年的经验,他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门深奥且富有挑战性的技艺。他相信只有理解了一幅书法作品才能在装裱后更好地展现其艺术价值。
对于一些旧字画进行重新装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但又充满乐趣的事务。“古迹重拙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这句话就像是在说对书画重新 装上的过程,就像是对病人的治疗,要是不慎,即使再好的方法也可能加速疾病的进程。但对于像李振明这样专业和细致的小伙计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享受其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记得有一次,为省社科院夏教授的一幅拓片所做的 装备,那可是岳飞写下的诸葛亮出师表拓片,一共47张,因为石碑损坏,这些拓片成了唯一真迹。为了把这些破损严重、甚至碎成多块的大拓片重新整理起来,需要8个月时间全力以赴。完成后的喜悦难以言喻,那47张拓片变成了一个36米长卷轴,在展开时那种欣慰感与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让一切辛苦付出了报答。
尽管曾经面临过生意困顿,有将近3年的时间几乎无法支付房租,但1999年之后,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当老人们开始寻求高质量的手工装饰品时,对文化品位追求提高,与此同时,对于能够提供这种服务的小伙计们,也越来越多了。今天,当看到自己的徒弟们正在学习并掌握这一技艺时,Li Zhenming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满足感。他希望能将这个技能传承下去,让这门千年历史悠久的手艺继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