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学校把装裱当成艺术追求的物品装潢
艺术培训学校:李振明的装裱艺术探索
在李振明的画廊里,每当有客人走进来欣赏他的作品时,第一句话他从不提的是价格,而是讲述着装裱的历史和工艺。他认为自己不仅仅是在谋生,还在传承一门千年古艺。"三分画七分裱",一个好的字画,不仅在于字画本身的艺术水平,更在于装裱工艺如何影响它。每个拿出字画给他看的人,都对那幅字画有深情,他说,只要没有特别意义,这些人不会让你去精心地装裱。
无论是名家字画还是业余人的涂鸦,只要让他接触过,他都会双手捏着两边,在桌上轻轻展开,然后根据特点,为顾客讲解如何做到什么效果。他认为机器快捷但缺乏人情味,而手工则能增加一份温馨感,让作品更持久。
李振明自1987年开始学艺至今,一直致力于手工装裱工作,有21年的经验。尽管现在这种技能越来越少,但他仍然坚信这是一种高雅且能够带来满足感的工作。他甚至会购买相关书籍,深入学习关于书法和绘画的一切,以便更好地理解并为顾客提供服务。
对于旧字画进行重新装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但正因为这样,李振明才能与一些大师结交,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梁岩。在一次为梁岩老板重新包 装的一个旧钟馗画像上,他花了4天时间完成,并成功获得了梁岩先生的认可,从此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有一次,一位西安淘到的客户想要把机器打印出来的一张图像带到他那里进行装饰。李振明劝阻后,那位客户惊讶于他的鉴别能力,他们随后建立起良好的友谊。这也反映出作为一个真正懂行的人,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这是对书法重新装帧如同医疗救治一样重要性的比喻。在许多需要修补或重新安装的地方,比如拓片碎片等,小小的手工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小技巧,就是那些以往可能被忽视的小细节所形成的一个整体,使得作品更加完美无瑕。
通过不断地挑战和克服难题,包括2005年的夏教授拓片复原项目——将47张破损严重的拓片拼接成一个36米长卷轴——以及其他各种挑战,这些经历使得李振明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面对困难,也总能找到乐趣,因为这是传承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心态和责任感驱动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