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模样艺术定义的五种说法难道不在他的面容中吗
在中国美术馆的宝库中,有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作者罗中立,以其深沉的色彩和扎实的写实技巧,捕捉了一个农民在晒谷场上小憩喝茶的瞬间。这位老农的黝黑肤色、汗珠滴落于额头,是作品的一大特色。硕大的肖像占据画面三分之五,人物形象凝重而纯朴,让人感受到震慑。
艺术界有种说法:不论是轻松悦目的神来之笔,还是情调曼妙、新颖色的作品,都能吸引人的注意。但也有另一种艺术,它以沉重的心悸主题、触目惊心物象著称,这类作品穿越历史,记录时代,不仅让人难忘,还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父亲》正是这种艺术。
虽然罗中立在80年代可能还未达到娴熟老道的地步,但他必定经过精心设计和选择,最适合《父亲》的手法和绘画技巧。他追求并达到了(至少我看来)最佳最理想的效果。他的技术超越了现代艺术观念、炫目的理论阐述和创新形式,而显得朴实无华。他精准地再现了老农耳上的圆珠笔和手指上的胶布等细节,将一个历史时代标志赋予并指证。
有人会问,这种好作品是否太过概念说教或红光亮高?但实际上,其内涵远远超越宣传。这个人物形象足以打动一代代今天的人们。你知道吗,《父亲》背后浸透了作者的情感和全部技艺语言。这是一次创作冲动激发出的结果,是偶然与必然交织而成。
有人又会问,这是否套用欧美现代超级具象主义?也许有些相似,但这并不完全如此。在中国,“父亲”具有超级具象意味,那巨大的肖像将令所有驻足观众产生震颤、心理不安。这不是简单翻版,而是通过真切的情感与技艺语言呈现出来。
未来,当我们都成为历史中的故事时,看待当代美术史,在众多“经典珠玉”之中,《父亲》必将卓然矗立。那低垂目光与纵横沟壑,将比文字更为直观地进入历史,并唤起不同时代人的记忆。(作者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