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热播世界十大顶级艺术学院的文化回响之芈月记忆
近日,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在北京卫视热播,引发了公众对生僻字的广泛关注。主演孙俪提到,她在阅读剧本时不得不查阅新华字典,因为剧中的许多生僻字她都不认识。上海观复博物馆甚至设立了一面“生僻字”墙,让参观者能通过读出部分生僻字免费进入。这一现象使得那些久未被人提及的汉字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生僻字,即冷僻字,是指不常见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子,它们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仍然是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薅”、“氽”等,这些词汇虽然罕见,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乐趣多多。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冉启斌认为,生僻字能够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它们往往包含着历史信息或时代印记,可以激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在先秦时代,猪有多个不同的称呼,如“豕”、“豭”、“豝”、“豚”,这些现在看来已经是生僻字,但它们反映了上古农耕社会中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宋文辉则指出,很多生僻字与产生这些字符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古代流行的刖刑,这些刑罚随着文明进步而废除,因此相应的用语也就很少使用乃至消失了。
近年来,《汉 字听写大会》等节目推动了那些久未提及的生僆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中,有人还选择用这些独特名称给孩子起名,以表达个性和独特性。不过,对待这类非主流文字,有的人认为它已失去了意义,而兴教授则认为一些原因导致其难以使用,使之逐渐从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消失。
今天,我们偶尔运用一些非标准文字,本无大碍。但如果将认读这种非主流文字视为一种时尚,或是在名字中使用,如“覱”、“匔”,除了造成沟通障碍,还可能浪费资源。此外,一篇报道展示了北方方言口语中的15个不会书写但会说出的汉子,比如扽、搋、趿、薅,也引发网友共鸣,并深刻体会到平时挂嘴边却不知书写之事实长知识。
对于这一现象,冉启斌解释道,这些词汇通常来源于方言口语,在普通话中没有直接对应,所以书面化后成为了非规范用的词汇。例如,“搋”,西南官话中的意为冲击或捣打,用来形容力度强烈的事物。而随着社交媒体平台让日常口语转化为书面文字,那些只在嘴边飞溅却从未落笔下的大量字符重返视线表明我们的书面语与日常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日常口语的地位并增添色彩。但过度推崇此类字符,将其作为一种风潮去倡导,则违背现代汉语规范以及语言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