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松荒诞收购字画背后的戏谑严肃

  • 艺术市场
  • 2025年01月18日
  • 王庆松,一个以其独特的发型和深刻的艺术作品而闻名的摄影家。他的发型,如同一丛炸开的白色发丝,是他对已故母亲的一种纪念。自2000年母亲去世后,他从未梦到过她。他觉得母亲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成功,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如今,王庆松已经成为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最多作品的中国摄影艺术家。在每年的祭拜中,他依然把画册烧给她看。这是他对母亲的一种缅怀方式。 2008年,王庆松创作了一幅名为《跟我学》的作品

王庆松荒诞收购字画背后的戏谑严肃

王庆松,一个以其独特的发型和深刻的艺术作品而闻名的摄影家。他的发型,如同一丛炸开的白色发丝,是他对已故母亲的一种纪念。自2000年母亲去世后,他从未梦到过她。他觉得母亲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成功,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如今,王庆松已经成为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最多作品的中国摄影艺术家。在每年的祭拜中,他依然把画册烧给她看。这是他对母亲的一种缅怀方式。

2008年,王庆松创作了一幅名为《跟我学》的作品,这幅作品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3万英镑(约合593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单幅中国摄影作品销售记录。《跟我学》是一张120x300厘米的大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搭建了一个长8米、高4米的黑板,上面写满了中英文词汇和句子,有些是明显错误。艺术家本人坐在画面正中,用教棒指着黑板。

“学习英语令我压力很大,正是这种压力给了我触动,我拍了《跟我学》。” 王庆松坦言。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里,从老百姓的视角来感受生活、发现问题,并带有一种老百姓特有的趣味。而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会针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回顾,并结合当下的情形给出新的回答。

2013年的《跟你学》构建了一间教室场景,墙面上写满了标语,桌子上摆满了书籍,而疲惫的人们趴在桌上。这张照片仿佛是中国教育现场的一个缩影,它追问了社会中的教育问题。

王庆松出生于江苏,但是在大庆油田长大,又在湖北成长。他曾经作为油田子女工作,并与农民打成一片。大家经常拿东西换他的画,有一次,一位农民用一袋土豆和二十个鲜鸡蛋换了一整墙仙鹤。他听说有美术学院,就决定去考,一直考七八年,最终如愿进入四川美院。

1993年毕业后,他一个人跑到了北京,“谁也不认识,我住在圆明园画家村。” 一无所有,但他带着一种“饥渴”,咬紧牙关一点点摸索。在国内国外的一些重要展览中逐渐受到认可。一路走来,他发现绘画不适合自己,所以转向摄影,并使用PS介入创作。

1999年的《拿来千手观音系列之一》,用PS技术展现贪欲横流、虚伪浮夸的人物以及物欲横流、虚伪浮夸的心理状态。而2019年的20年后的续作《送往千手观音》,虽然构图相似,但内容发生巨变:手里托着的是燕京啤酒到拉菲,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从胶卷到数码。大时期落叶知秋,小时期新枝绿意盎然,不同时代人的消费观变化,让人思考时间与记忆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他的其他一些代表作也充满符号,如商业标识、各种鲜艳媚俗形象、大量农民工模特以及粗糙但具有质感的手法,都反映出了他的反讽语言。这使得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也能明白艺术家的传递关于消费、中西方文化碰撞等等观念,以及不再困惑于当代艺术晦涩难懂的问题。

栗宪庭评价过他的作品:“只穿花条,还有白菜垃圾桶底座亵渎滑稽象征意味锁定这种崇拜所具有农民爆发气息。”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艺评论家和策展人,当代艺术发展早期推动者,与栗宪庭相识改变了他的命运。那一年,他赌上所有家当拍了一次大的写真,《老栗夜宴图》,一鸣惊人,被认为代表性强。当时社会充满金钱与物欲追求,将郁郁不得志韩熙载纵情声色的故事变成了栗宪庭忧伤面对艳俗糜烂生活场景长卷,这让人们理解到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和思考机会,即便对于那些并不了解现代艺术的人来说也一样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对当下世界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探讨,比如宏观经济发展与个人精神价值缺失、民族内核与全球视野等多重矛盾交织提醒我们站在审慎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并分析这些问题,同时也激励人们参与进去,为实现更加公平正义的地球共同努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找到解决这些复杂矛盾挑战的手段或方法,以此促进人类文明价值演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