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造假问题频发艺术培训机构名为雅韵轩提供十大辨伪技巧以识真伪
艺术培训机构名为“雅韵轩”,提供十大辨伪技巧以识真伪,古玩造假问题频发。古玩鉴定的常规方法是:持宝人来信来电,与专家、行家约定时间、地点,拿出东西,或有偿、或免费请专家、行家当面鉴定。从公开举办的民间鉴定活动实际状态来分析,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持宝人拿来鉴定的东西,不是过去的仿品,就是当代的赝品。
当代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不少造假者,为牟暴利,常常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拿出自己明知的赝品,请鉴定者作所谓的“鉴定”,浪费了专家、行家的许多时间精力。在古玩鉴定实践中,我总结出十种奇特、另类、省力又省心的鉴定方法供收藏者参考。有些东西看一眼便知真,有些东西不用看也便知假。这里没有什么神功、法眼,有的仅仅是那些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具体实例介绍如下:
一、一目了然电话辨伪
有一远房亲戚外地朋友,说收藏到一幅残破画,“清明上河图”20万元价位。他说:“这不是新仿吗?”我回复:“静静躺故宫博物院里,你几年前在上海博物馆瞧过。”他还说有半人高三星堆玉雕神像30万元。我告诉他:“官方文物只发掘10年左右,那主要是青铜器。”
二、二话半谈判辨伪
社交聚餐场合听到有人绘声绘色讲故事,比如德国八音钟金铸太监带出来,是某银行家的爷爷朋友琉璃厂买来的,其爷爷友孙子炒股亏本想转让几十万元。我解释:“故事离奇情节往往都是赝品。”我建议直接拍卖公司去拍卖,故事没价值,只有古玩本身价值。
三、三照五秒影像辨伪
电脑手机普及,让影像传递更方便,如彩陶釉光汉釉宋窑器型变异元青花玉壶春瓶等99%都是赝品。我告诉他要仔细查看再判断,如果官窑器可以仔细查看民窑器就不能判断了,因为这些都值亿元以上早已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接上了关系了。
四、高科技照片辨伪
报刊上照片鉴赏栏目每张50-100元费用,对于持宝人来说比请专家吃饭省钱;对专业人员来说智慧付出小有回报;对报社杂志来说服务于收藏读者办报办刊宗旨。我先看器型,如人首形彩陶国宝可能只有一个,而汉俑断首唐三彩马断腿基本都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