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门华韵的映衬下82岁的汴绣皇后王素花是如何将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的探索美术之中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 艺术市场
  • 2025年02月08日
  • 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62号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9月28日,“宋风雅韵 锦绣交晖——王素花·汴绣作品展”盛大开幕。这次展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的第三场活动,由中华艺文基金会、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资助,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承办。 王素花,一位河南封丘人,在1935年出生,她不仅是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前门华韵的映衬下82岁的汴绣皇后王素花是如何将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的探索美术之中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62号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9月28日,“宋风雅韵 锦绣交晖——王素花·汴绣作品展”盛大开幕。这次展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的第三场活动,由中华艺文基金会、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资助,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承办。

王素花,一位河南封丘人,在1935年出生,她不仅是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获得者。谈起汴绣,她追溯其源自宋朝,那时它被视为国宝级御用刺绣。在那段历史里,不仅帝王嫔妃的龙袍凤袖和官员们的官服鞋帽都需要点缀于此,更有百姓婚丧嫁娶所用的服饰也离不开汴绣。

随着时间流逝,汴绣在作品上呈现了新的特点,它不仅局限于服饰上的点缀,还与书画相结合,以刺绣针法临摹名画佳作而闻名。如今82岁高龄的王素花,用一生专注于这项技艺,被誉为“汴绣皇后”。她带领下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并曾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的高度赞誉。她创造了14种新针法,使得作品更加精湛。

此次展览中,有30余幅作品亮相,其中包括经典之作《清明上河图》的专区。除了展示部分售卖外,还有衍生品销售,如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贡茶、官瓷小碗、小幅书画、小幅绣品等河南特色文创非遗产品,这些都成为展出的亮点之一。此外,还有一处特别展示区,为残疾纽带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培训,让他们参与到这一艺术世界中来,这也是展览的一份公益之举。

仪式现场,有多位领导出席,他们包括原副部长、院长、协会会长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人士。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永军表示,要让非遗与时代相结合,与品牌相结合,与产业相结合才能释放新的活力。他还提到了将要主办国际非遺论坛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这个由多方支持的大型活动,将持续至10月8日结束,为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并欣赏汴丝艺术魅力的机会,同时也为这项古老技艺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