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装裱名著艺术与教育网在社会中的展现
《装潢艺术探秘》——周嘉胄著
全书共分四十二章,对揭洗、修补、全色、镶嵌、覆背、上下壁、安轴上杆、上贴、高低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说明了装裱书画碑帖的各种技术、格式和设备,叙述的先后体现了装裱的工艺过程,阐述最为系统和全面。
《赏延素心录》——周二学著
本书从九种古籍中录了有关装裱的章节,依照唐宋元明清的时代顺序排列。文中介绍了许多装裱和修补破画的经验,兼及画叉画案和画匣形制。它与《装潢志》可称为书画装潢学方面最具代表性完整性的姊妹篇。这两卷书虽篇幅不长,但都精而不苛简而又要法尽精到悉有成效诚墨宝金汤绘事干城,是中国明清两代装潢技艺宝贵总结,一向为装裱家所手自传抄视为双壁奉为圭臬。
《历代名笔记》——张彦远著
书中对裝潢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对如何组裝書畫如何煮糊修補裝軸等作言简赅论述开裝潢學之先河其論著為世所重。
《畫史·書史》——米芾著
書中從正反兩方面來阐明裝潱經驗主張用紙托畫褙畫反對用綵褙畫;主張裱好的書畫要以時卷舒適時收藏否則容易損壞反對軸身過重指出用檀木作軸杆中間宜刳空以免軸重損綵;強調牛角不宜作軸頭那樣會有濕臭氣;主張用絲線編織成狹而扁平帶子輕輕缚畫以免損繪他的裝潱理論都是經驗之談切合實際而又精細入微。
《齐东野语》提供南宋绍兴内府书画の 装 潮 格 式 在 许 多 方 面 是 值 得 今天 学习 和 继承 的。
《宋史·职官志》中的“官告院”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宋代官员委任状の 装 潮 格 式 其 中 装 潮 的 精致 与 丰富 多变 能 给 我们 以 有 意 启示。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与 《清閟藏》(张应文)记述了在古时人们进行图像保护时使用的一些方法,其中包括纸材选择及其处理方式,这对于研究古典图像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米芾关于图像保护理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长物志》(文震亨)讲解了一系列关于圖像保存技術,其中包括法糊(一种固化剂)、编织布料以及挂図月令(一个月份表),这对于理解当时文化活动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让现代人了解一些历史上的知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情況。
此外,《小山画谱》(邹一桂)的矾纸(一种用于固定绘品边缘的手段)、矾布(用于固定绘品底部的手段)以及胶水使用方法是修复古老艺术品必备知识。此外,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至近现代期间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关于圖像保存技巧的小册子,如 《中國書藝與圖書館學》,這些文献详细描述了一些独特且创新的方法,它們被視為當時社會對於圖片保護與保存技術的一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