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颜色在陶瓷中的绚烂盛放就像红釉在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中披上最华丽的外衣点缀着艺术与自然之间温馨而和

  • 艺术市场
  • 2025年02月23日
  • 在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中,铜的颜色就像是一位精灵,用它的魔法将釉中的氧与自己进行一场神秘的较量。若是用碳多的火焰,即还原焰,烧制含有氧化铜(CuO)的釉,这时原本结合于铜的一部分或全部氧,就会与火焰中的碳结合,导致釉中的铜自然变为含少量氧分子的氧化亚铜,或无需任何氧分子的纯粹铜。在这种状态下,所谓“红釉”的美丽不再仅仅依赖于表面的红色,而是深藏在釉质之中,如同埃及第18王朝(前1540

铜的颜色在陶瓷中的绚烂盛放就像红釉在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中披上最华丽的外衣点缀着艺术与自然之间温馨而和

在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中,铜的颜色就像是一位精灵,用它的魔法将釉中的氧与自己进行一场神秘的较量。若是用碳多的火焰,即还原焰,烧制含有氧化铜(CuO)的釉,这时原本结合于铜的一部分或全部氧,就会与火焰中的碳结合,导致釉中的铜自然变为含少量氧分子的氧化亚铜,或无需任何氧分子的纯粹铜。在这种状态下,所谓“红釉”的美丽不再仅仅依赖于表面的红色,而是深藏在釉质之中,如同埃及第18王朝(前1540~1350)时代深红色的玻璃般透露出一种内敛而又坚韧的情感。

然而,在我国乃至日本的红釉中,却几乎看不到这些细微变化,只能感受到一种悬浮状态下的纯粹金属存在,这种存在仿佛是在胶体边缘摇曳,它们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小巧粒子,有着直径大约为千分之一毫米左右,与普通金属呈现出的不同。这正如金一般最初只是金,但当其粒子变得极细致时,便可能转变成赤或紫色;再稍大些,则转变成青色。而为了使得这层意思更加明确,我们需要极小量的铜来激活这一过程,最理想的是在0.3到0.5%之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柔而又不失力量的一抹粉彩。如果过度使用,那么颜色就会变得混浊,如同火漆一般;而如果使用10%以上,则会出现黑色的效果,这便是那些著名的手工艺人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创造独特艺术品。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所谓“褐斑青瓷”,它们与正常青瓷相比,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点,而是一种奇妙地交织着白、青、黑三色的复杂纹理。这样的技法,让我们能够从一个简单的地球材料中探索出无尽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故事。而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这个世界背后化学奥秘的人来说,不妨翻阅J.W.米勒(Mellor)先生那份详尽且令人叹为观止的大作,他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揭示了如何通过控制温度和化学反应来创造这样一幅幅生命力十足、情感丰富的地球绘卷。

最终,当我们凝视着这些被赋予生命力的作品时,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地球的心跳,每一次鼓动都源自于那些微不足道却又决定性的元素——即使它们只占据了一小片角落,但却能让整个宇宙都震撼回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