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姿瘦节淡远自然中国竹绘画中的君子之风在中国美术家网站官网上展现人物韵味

  • 艺术市场
  • 2025年02月24日
  • 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家,自幼便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充满了深厚的兴趣,尤其是竹,在我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源于我对郑板桥竹子的启蒙教育。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我成长在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其中就有两位来自潍县。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在父辈和老人们的言谈举止中依然显现。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激励我学习的第一首诗,就是郑板桥水墨竹子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

清姿瘦节淡远自然中国竹绘画中的君子之风在中国美术家网站官网上展现人物韵味

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家,自幼便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充满了深厚的兴趣,尤其是竹,在我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源于我对郑板桥竹子的启蒙教育。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我成长在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其中就有两位来自潍县。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在父辈和老人们的言谈举止中依然显现。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激励我学习的第一首诗,就是郑板桥水墨竹子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坚韧与节操表达了郑板桥的人生追求,他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不顾个人仕途甚至生命安全,这种品格让我敬佩。

作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他所秉持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根植于心。他内心对于民间疾苦的声音敏感,以至于即使他自己只是官吏,也会关注并同情人民的困境,如他的作品《衙斋卧听萧萧竹》所描绘的情景。

苏轼也以其卓越的心灵与技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了画中的世界之中。我最喜欢的是苏轼《潇湘竹石图》,它展现了一种宁静而高洁的人生态度。而他的另一幅著名作品《苏堤春晓》则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美丽的一种抒发,即便是在忙碌繁华之余,也能找到那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中国传统画家的笔触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如何用简练而又深远的手法来表现那些看似简单却实则复杂的情感和哲理。在他们眼里,每一支笔每一片叶,都承载着无限情感和智慧,他们用这些小事大做文章,用“胸有成竹”这一说法形容那些精妙绝伦的构思,就像他们写字时那样,从不拖泥带水,而是直切本质,让观者仿佛能听到那意外的声音,那被忽略的小事物背后的故事。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画作特别是关于植物主题,如花鸟鱼虫等,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它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映照、彼此渗透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现代人学习历史和文化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