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硕山探索瓷器艺术风格的新纪元
在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下,将中国画用于陶瓷创作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马硕山的陶瓷绘画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意表现当代人的审美旨趣和精神需求。不仅为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分别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代文艺创作增添了新的艺术成果。
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尊工尚艺——马硕山绘瓷艺术展”将于5月27日至6月27日在该馆举办,展出了37件马硕山近10年来陶瓷绘画创作的精品。这些作品均以中国画语言为本体,不断对青花、颜色釉以及磁州窑风格的陶瓷创作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的个人风格。
马硕山生长在淄博,这里的浓厚文化氛围使他对瓷器存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感情成为他的创作基础之一。因此,马硦山的许多画瓷作品饱含了他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
近些年,由于材料不同,图形设计往往难以掌握,但马硕山恰到好处地把握料与釉,使得其作品既体现写意精神,又彰显了陶瓷绘画自身的一面。特别是在磁州窑作品中,他运用“计白当黑”的特点,让黑与白使得画面语言更加纯粹,从而产生古雅之气。
谈及自己的陶瓷绘画创作,马硯说:“研究、继承与吸收是我的课题,也是我未来的使命。”对于未来,他希望继续研究材料属性和艺术表现,将二者融合,为无愧于传统,无愧于时代的大师级作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