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赋高的人都很奇怪刘湘秋花鸟画中的笔尖情深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凯鲁亚克曾写道:“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这正是青春和生命被岁月淡化后的回忆。在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环境中,花鸟画家刘湘秋依然坚守“最初”的梦想与体验,她用自如的情感和丰富的心得,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写意花鸟画的创新。
对于创作与理念构建来说,无论是在何种背景下,它们都是相等重要且互为助益的事。刘湘秋认为,当代绘画所谓的创新,其实多数是基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之上融入西方构成方式或民间艺术元素,比如夸张变形、技法堆叠、色彩异化等。她强调,要形成个人风格,不仅要有文化修养和审美感悟,还需要个人的人生阅历作为打底,然后在接续中走向创新。
无论生活给予多少磨难,她都对生活投以有情目光,对艺术持细腻省思,用中庸之道书写理性之美。她将笔下的花鸟人格化,以寄托言志、浇熄动心、平处世痛。这不仅见于大尺幅荷花作品《秋塘暖鸭》的水墨氤氲文气厚重,也见于小品《寒香晚色逐清尘》的文雅秀逸别具匠心。
作为一名高校教授,她以满足感和悠远心境来讲授擅长课程,如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她的教学与创作相辅相成,为自己找到了突破点。她认为,一幅成功作品首先要注入情感,以情动人,然后再加以变化,使其具有时代特征,而不失传统技法。
她勇敢地在色彩运用上求变,用胭脂色来描绘荷花,或许这样做会让视觉冲击力增强,但也能展现出独特新颖造型。她的写意花鸟裹挟着冷暖人生万象,是独树一帜的一种造型气质。而她对蔬菜题材也有深入研究,如《农圣故里》、《佳蔬》,拓宽了表现范围,同时保留了古典营养,让每个作品都充满新生命。
最后,她坚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通过技术升华到精神世界。这一点可以从她的笔墨凝聚看出:雅俗共赏。在这过程中,不断地重整写意花鸟的心绪,以期获致更为远大的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