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紫砂壶嵌玉包锡仿佛不会说话的古董之舌传递着悠久的茶艺文化
紫砂壶外表以锡为壳,内藏玉光,仿佛沉默的古董在诉说着千年的茶艺秘密。十年前,一位藏家曾对这件极品紫砂壶投出25万元的高价,但如今它已成为赵先生珍贵的非卖品。
这件艺术品展现了简洁而明快的线面结合和清晰有力的线角转折。钮、把和壶嘴上镶嵌着三颗精美玉石,这种包锡嵌玉的茶壶在收藏界被称为“三颗玉”或“锡包壶”,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与审美趣味。
赵先生展示的紫砂壶背后隐藏着两句诗。一句隶书体是“秋露明珠讵可争其朗润”,落款为“亦山”。历史上有多位知名人士使用过这个字号,如理学家家仇鳌以及书画家的王沅和李峦。另一句行书体诗是“落日乐壶上春风啜茗时”,署名为“王洽”。
打开壶盖,底部刻有杨彭年制匠的手印。他是清代著名紫砂大师,以嘉庆年间创作出的作品而闻名。在他的作品中,有些显得浑朴雅致,而有些则精巧玲珑,不仅善于配泥,还擅长不用陶模捏制出与形状相协调的一口壮观口杯。
据赵先生介绍,这个紫砂壶十年前就已经有人愿意以25万元买下,但他没有出手。这次它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件文物,更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小小传说者,用沉默中的语言讲述着一段段往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