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海洋中探寻教育之光守护者个展背后的艺术教育理论深度解析

  • 艺术展览
  • 2025年01月10日
  • 文/汪潇 展览现场,红色的“兔子”以一种列队行进的姿态伫立在入口,这是青年艺术家李琳琳的一组名为《向海洋出发》的雕塑作品。她将从一间工厂找到的兔子模型漆成了红色,四周椰子树的模型则寓意着地理上最温暖的地方;不仅仅是这些大小不一的“兔子”将要出发前往的地方,亦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梦想的生活、对于在今天这样一个冷酷的世界里该如何去爱的一个启示。 《向海洋出发》,玻璃钢,3D打印,古罗马柱两件,高3米

在艺术的海洋中探寻教育之光守护者个展背后的艺术教育理论深度解析

文/汪潇

展览现场,红色的“兔子”以一种列队行进的姿态伫立在入口,这是青年艺术家李琳琳的一组名为《向海洋出发》的雕塑作品。她将从一间工厂找到的兔子模型漆成了红色,四周椰子树的模型则寓意着地理上最温暖的地方;不仅仅是这些大小不一的“兔子”将要出发前往的地方,亦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梦想的生活、对于在今天这样一个冷酷的世界里该如何去爱的一个启示。

《向海洋出发》,玻璃钢,3D打印,古罗马柱两件,高3米,宽0.5m (尺寸可变),兔子5组:分别高1.8m,1.2m,1.5m,1.2m,1.8m。出生于90年代初的艺术家李琳琳,在她的记忆里未曾有过像疫情发生后的世界所经历的动荡;作为母亲,她始终在忧虑自己的孩子将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令人感到惴惴不安的未来。而这一切的苦涩又万般无奈的感受,却在她的作品里以一种甜蜜、向上,甚至是充满了方式展现给观众,让人在面对她的作品时不禁要被这种张力所感染。

李琳琳“守护者(The Protector)”展览现场,这是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无可推卸责任感,也是一位年轻母亲对骨肉至亲所表现出的深刻、温暖,同时又发人深省的情感。与之相得益彰的是位于展厅中央的一架直升机模型,被艺术家用密布女士内衣包裹,一种力与美结合。这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正在发生战争,一种男性的阳刚美。在科波拉导演电影中的画面配以瓦格纳歌剧《女武神》。这类对位法处理常见于创作中,可以说,是李琳琳装置作品亦有如此之般表现力。

爱与死主题总是在过去、今天乃至未来的艺术中不断出现,而中国新生代艺人并不缺席,从以上提到的装置作品便可见一斑。

而相对私密的是用40周大的婴儿为原型所创作雕塑,它们连接着这个“新生命”。这是身为母亲李琳琳所经历顺产记忆,以及目睹自己腹中的孩子以及后者的脐带和胎盘。这使她具有了一种超越寻常人的经验认识。康德说的,由感性到最后回归理性的获得知识过程,在这件既私密又与每个人有关雕塑中可以看出端倪。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耐人寻味“婴儿与胎盘”的雕塑,与等比例放大的女士文胸相映成趣。在硕大女士文胸上方赫然挂希腊词代表营养和旺盛生产力。在看来,这方面代表了她自己作为高产青年艺人的旺盛生产力,又意味现代工厂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效率。当两件工作摆放在前后展示时,一种现代文明荒诞性显现;原始状态生命与最新技术代表人类已确定过去总变化未来。

展览现场,在这个变及不变悖论中关乎每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存在和文明延续,我们身处其中但忽视道德现实巨鸿沟。而以上提到的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却互补工作似乎提示我们该如何看待不得面临现实。那就是在性科技之间人类会作最后抉择,但生活今日的人则避重就轻把问题留给我们的后代。

由拥抱机器、“喇叭花”和写有I Believe钻石装置系列名为《重回世界》,仿佛都达成了一种返璞归真情结。这或许能够找到人们应如何面对关于性科技悖论的问题。一如云朵上印歌德赞美爱情那句诗,“爱情 爱情 灿烂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