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的艺术之美展现于物品之间传递千里之外的教育意义与作用
我手卷:书画装裱的特式于咫尺之间 展千里之外
在我的世界里,手卷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书画装裱方式,也被称为“长卷”或“图卷”。它外部有一个精美的包首,前端紧接着引首,中间是精心创作的作品,而紧邻两侧的是隔水,最后是拖尾。每一处都经过细致的设计和制作,每一寸都透露出艺术家的深厚文化修养和高超技艺。
手卷是一种横幅较长、通常不便于悬挂,只适合用手展开边欣赏边卷合的书画形式。一般来说,一张短的手卷长度可能只有几米,而一张长的手卷甚至可以达到十米以上。在这片刻之间,它就能展现出千里的广阔景色,让人仿佛置身其境。
历史上,不少名家作品采用了这种独特的手卷形式,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董源的《萧湘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这些作品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而备受推崇,而且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它们在市场上价格远高于其他形态。
传统的手卷往往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时没有固定的中心点,使得整个画面既长又不显繁复,又严密又紧凑,就像是一气呵成。此方法增加了创作难度,也使得名家手稿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常常令人瞩目。如北京瀚海1995年推出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手稿,被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购得;傅抱石经典之作《丽人行》手稿,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并打破了傅氏当年的最高记录。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还曾见证过廖若晨星的一笔佳绩。而近些年来,这种趋势依旧持续,即使是在2001年的南京艺兰斋拍卖会中,由王铎所绘的手稿即便只有一小段宽度,却以80万元成交,那时已经是非常高昂的一个价格。而同场竞投者林散之也成功地以11万元买下了一幅草书样本。
随着时间流转,此类珍贵物品并未失去热销状态。在2003年的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一幅宋代米芾先生所写的大字:“研山铭”,竟然被收藏家以2999万人民币抢购;而到了2004年同一机构举办的拍卖活动中,不少名家制作的小型物品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明蓝瑛绘制的小揽图,以627元售出;清徐扬描绘的小插曲,以495万元成为最终大户。此类珍品连续多次出现,在海外市场也不例外,如恽南田先生描绘的一百花纹章,在2003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结果达196.77万美元;丁云鹏先生创作的一尊罗汉塑像,在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获得214.5万港元好价。
正因如此,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独特且充满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将继续吸引着各路收藏爱好者,为他们带来无尽的心灵享受与艺术愉悦。这就是我对这个世界唯一真实的事物——艺术教育——最深切理解和赞美的地方。我将永远坚守这一信念,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