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物保护告别闭门造车探索艺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之路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指出,广东高校尚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起步。因此,他希望在各个领域培育这个市场,以期实现文保与创新的双赢。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遗产保护如同一股风潮般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不少省市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区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资金和人才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因素之一。尽管资金短缺是一个问题,但人才匮乏似乎更加严峻。这导致了一些地方在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文物维护,从而造成了“技术失误”,甚至出现了“破坏性保护”。 据报道,有的地方管理方让没有资质的人员对祠堂进行维修,这直接导致了一些珍贵文物受到了损害。此外,还有地方为了营造历史氛围而不顾原有的价值,将周边房屋拆除,并且通过人为改造来制造假历史景象,这种做法得不偿失。一旦这些错误得到纠正,就会发现已经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西安拟投资380亿人民币重建秦阿房宫的事宜由于引发争议最终被叫停,这也提醒我们需要谨慎处理这类重大工程项目。
山西省文物局成立了国家首家省级文标委——山西省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机制。
单霁翔委员提出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他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培养能够长期致力于此行业的人才,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提供该专业课程,因此需要更大规模地提升公众对这一行业潜力的认识,并鼓励更多学生加入。
同时,我们应该改变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的刻板印象,即它枯燥乏味且实用性有限。实际上,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可以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或经济资源,从而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其中。此外,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至关重要。这包括收集并吸纳非遗传承人才,让他们能在学校学习,同时让学子了解到如何从事此行当,以及掌握必要的修复技能,以解决传承人的困境,为他们开辟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