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物保护告别闭门造车启迪艺术教育新风尚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观点:广东高校尚未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这个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他希望在各方面培育这个市场,为其注入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文化促进经济、经济支持文化”的模式下探索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有些地方虽然取得了双重成功,但也有不少地方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分析问题所在,我们发现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金短缺,二是人才匮乏。在这些地区尽管有充足的资金,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了一系列技术上的失误,最终造成了对文物的损害。 据报道,有的地方因为管理不善,让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维修工作,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结构,还可能损失掉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一现象出现在多个地点,如南宁宗圣源祠、遵义会议旧址以及西安秦阿房宫等地,其后果都是极为严重且难以弥补。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对历史遗迹进行了改造,比如郑州商代遗址遭到了过度开发,而山西省文物局则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以确保文物保护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对于这一切挑战,无数专家呼吁加大对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力的投入。不断有人提出建议,如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加快培养相关技能人员。而国内真正具备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的是数量有限的一批高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如此迫切的问题,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将培养这种宝贵的人才放在首位。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人们对于这个行业刻板印象,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兴趣。一方面,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个领域既具有前景又需要他们去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非遗传承者提供更多机遇,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并实践自己的技能,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文物保护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提升民族精神风貌的手段。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每一件被保存好的古董,每一段被记录下的历史,都离不开我们共同努力的心血汗水,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