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专升本开启文物保护新篇章告别闭门造车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指出,广东高校尚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起步,他希望在各方面培育这个市场。 近些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不少省市高举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旗,在“经济赋能、文创融合”的模式下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有些同行者已经实现了文保及创收的双赢,但也有不少同行者在文保上面临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两大问题。一是资金链断裂,二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相比之下,专业人才的缺乏似乎更加棘手。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了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失误,最终造成了“破坏性保护”。 据报道,一些地方为了名义上的“维护”,让没有资质的人员对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修复,这导致了一些珍贵历史资料遭受严重损害。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改造旧址,以灯光秀和绿化作为改造手段,不仅改变了历史原貌,而且失去了教育意义;还有的地方因为投资过大而被迫叫停……鉴于此,有的地方已经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如山西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因技术失误造成破坏。 随着时间推移,对于这项行业越来越多人感兴趣,而具备相关资质的人才却稀少得像星辰一般。而统计显示,全中国只有2000余人掌握能够修复古代艺术品的手艺,但需要他们修复的古董数量达到1500万件以上,即使每天都忙到夜晚,也需要至少15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因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了建议:加强我国关于行政管理机构,加快培养这些专门从事古董修复的人才。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太多学校提供该类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团队,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高校及学子去关注这一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并且潜心研究解决方案,让学生们意识到这一职业对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打破人们对这种职业刻板印象中的枯燥无味以及实用性不足,让学生们看到其前景和魅力,并激发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心情。此外,还需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使得更多具有非遗传承经验的人才能够加入学校,他们既可以接受系统培训,又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保存这些宝贵财富,同时也能帮助那些渴望继续传承非遗艺术但苦难困顿的小伙伴们,为他们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这将不仅为我们的未来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新鲜血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