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物保护告别闭门造车启用艺术教育的力量开启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近日,在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文物保护大家谈———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指出,广东高校尚未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刚起步。因此,他希望在各个领域培育这个市场,以期实现文保与创收的双赢。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省市都将其作为发展新动能,并在“展示历史、吸引游客”的模式下开辟新的商机。然而,这条道路上,有些同行者虽然达到了文保和创收的双重目标,但也有人因缺乏专业人才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文物保护。
分析问题,我们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人才匮乏。在资金链的问题上,与之相比,专业人才的缺乏似乎更加棘手。有些地方,由于缺少专业人士,不仅导致了技术上的失误,还造成了一些不可逆转的损害。
据报道,一些地方管理方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维修,对祠堂造成了严重破坏;另一些地方以“改造”名义拆除旧址周围房屋,将历史故事特定情景配以灯光和绿地;还有的地方冒出了不必要的人造城墙或计划投资巨额金钱建设新建筑,这些做法都被批评为得不偿失或已经停顿。此类事件促使一些地区采取行动,如山西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文标委,以规范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从而避免出现技术失误和“保护性破坏”。
目前,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具备相关资质的人才极为稀少。而根据统计数据,全中国只有2000余人拥有修复技能,而需要修复的文物数量超过1500万件,即便每天都在努力修复,也至少需要150年才能完成。这对保障我们的文化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建议完善行政管理机构,加快培养专门针对这项工作的人才。而国内真正具有该专业课程设置的高等学府却寥寥无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如此,在漫长而艰难的事业中,要培养出足够多合格的人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既要让高校及学生认识到该行业所需的人才短缺以及前景广阔,也要改变人们对于这种职业带来的刻板印象,使其看起来更具吸引力、新颖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妨放弃过去闭门式开发,更注重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让非遗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为旅游产业或者经济增值提供支持,从而吸引更多有抱负、有志于传承并且愿意投身于此行业的人才加入其中。此外,加强政策指导和财政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要鼓励优秀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学习,也要让学子通过拜师学艺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解困那些正在担忧未来、生活窘迫的情形中的非遗传承者,为他们搭建起第二个舞台,让他们也有机会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耀和安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