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守护传统文化艺术品分类展览
在安徽的粉墙黛瓦与福建的草长莺飞之间,5月21日至28日,一支由全国政协卢展工带队、王全书、常荣军等政协委员组成的调研团队,就“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专题,深入探访了安徽泾县查济古建筑群、黟县宏村古民居、歙县雄村,以及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和三明市泰宁县等地。他们目睹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并致力于调查情况,探寻答案。
在皖南古建筑村落,每走几步,便能见到年轻人专注描绘眼前的粉墙黛瓦。这已成为书画家和艺术爱好者们的写生基地,体现着当代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坚守。安徽省共有25005处不可移动文物,2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副省长谢广祥介绍,该省近年来加大力度致力于文物及古村镇保护。在此基础上,他们指出真实的徽派建筑应是多样性的,这一点在重建时应尤为注意。
两省均把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规划先行轨道。在城乡规划中突出历史文化保护;以“彰显特色”、“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的理念指导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建立从省域到村庄五级规划体系。卢展工肯定两省工作成效,并指出政府需先弄明白什么应该保护,然后做计划。
对于非物质形态如地方戏曲、舞蹈等遗产,其保存方式应有所区分,与其产生发展时代联系紧密,对于90%以上为草根农业文明的非物质遗产,如非遗传承人的支持与帮助关键。此类活动如安徽歙县雄村傩舞表演,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组建并发展,由乡义成钟馗演出队成员组成,是成功案例。
为了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关系,让欣赏群体多样性小众化是未来发展基本格局,如果这些从业者坚守底线,让喜欢的人见闻原汁原味,那么人们就不会丢失了自己。王全书提出“留住乡土”的理念和细化举措建议。
2013年后,随着城市率达到60.8%(福建)47.9%(安徽),经济开发优先而不顾保护现象发生如何处理?市场经济结合又保留表现形式?一家制茶企业显示家族第12代制茶技艺已经现代管理同时保持封存计划30年后用于慈善事业,为借鉴提供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而一些非生产性文化依然艰难,如 古典音乐教育机构关闭或被商业娱乐所取代的问题需要关注。
最后,他们建议四方面标准:一要保证载体本身;二要整治周边环境;三要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四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期使得每一个角落都能融合过去与现在,将工业文明记忆尊重保存下来,不让任何一部分被抹去。当社会完全进入信息智能时代后,这将是一种深刻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