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何时品尝诗歌这颗艺术教育理论的禁果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微作文新风尚,打破诗歌禁忌的束缚。历来,在全国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中,有些省市明确指示:“避免诗歌体裁”或“除非诗歌”。这给人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一个对诗歌不加理解、不予重视的时代。然而,事实上,我国文学之源自古代诗歌,最早的《诗经》就彰显了这一点,“熟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能创作,也能吟诵”,已成为常言。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潜藏着成为一位诗人的可能性。
然而,在高考中,学生们却被告知要远离这门艺术。这让一些教育工作者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所谓的“除外”问题涉及到评卷标准上的难度。现代新派中的某些独特手法和意象选择,对于阅卷者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把握其深意颇为困难。有可能,一位学生撰写了一篇出色的作品,却因而获得了低分。
根据当前高考体系,这种用诗歌回答的问题似乎并不合适。不过,从我的角度看,学生应该享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不仅限于哪种形式表达自己。如果禁止使用詩歌,那对擅长此类表达方式的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情形。而限制也好,允许也罢,都不会影响考生做出自己的决定。
例如,如2009年的广东和安徽高考试卷,它们并未再次出现这样的字眼。但绝大多数学生仍然遵循传统路线,只是写他们能够掌控的一般性说明文、议论文或记叙文,而散文、小说更是不敢轻易尝试,更别说那些复杂难以驾驭的地球那么大的、高深莫测的心灵领域——即便是那样的挑战也不敢轻易尝试,因为谁都明白,如果在这个场合玩弄技巧,就会因为失误而落选名单之外。
可见,无论是否采用詩体应由学生自行决定,而不是完全排斥这种类型,只因为阅卷老师能力不足就彻底放弃它,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责任,让人觉得有些懒惰。此举虽然麻烦且琐碎,但对于考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新的发挥意义重大。而现在北京市对于“除外”的宽容态度,为接受詩体提供了机会。在偷吃禁果之前,我们生活在伊甸园里,没有善恶感,没有羞耻感;但当亚当夏娃吃下禁果后,他们才真正变成了人类。我同样认为语文教育也需要这样的载体来释放我们的内心情绪,而詩体无疑是最能触动心弦的一个工具。此外,将詩體纳入评价体系,使得整个语文教学更加全面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