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元宵节万家灯火暖春风 老舍笔下老北京元宵节如同新年今朝学什么设计最炙手可热
潘振节仕女扇面
2016年元宵节的到来,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展开在寒冷的夜空中。这个春寒料峭的月圆之夜,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团圆之夜。千百年来,这样的夜晚,在万家灯火的烘托下,温暖着人们的心。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它是除夕之后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学者认为,它比除夕更具社会性。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会吃元宵、观彩灯、猜灯谜,以及旧时青年男女相约街头赏灯聚会。这一系列生动的情景,被文人画家的笔触永远留存下来。
关于元宵节有很多诗词流传,其中两首尤为广为人知。一首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其中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另一首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家老舍将老北京的元宵节视作“新年的”,他说:“除夕热闹,但没有月光;而且不是体面,不像新年那样贴门前春联穿新衣裳。”北京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笔法再现了老舍笔下的那份热闹——男男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拥挤不动;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纸张和纱布制作的小铃响起叮叮声。
福建被誉为闹 元宵最讲究的地方之一,一些地区古老习俗至今保存完好,比如新娘子即使生活在外省,也要赶回婆家给亲友看。而一些地方还会举办游灯活动,让队伍提着长不见尾的人群巡游所过之处,每个家庭都会放鞭炮点红烛迎接。
民间创作中的年画也与此有关,从清朝末年的杨柳青年画《庆赏 元宵》,到改革开放后的《闹 元宵花灯放异彩》,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景象。每一次,都反映出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精神状态。如果想知道中国农民千百年的梦想,就去看他们的手工艺品,他们都已经把理想绣在了作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