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出元宵节温馨老舍笔下老北京灯火春意浓
潘振节仕女扇面
2016年元宵节的到来,像往常一样温暖了寒冷的夜晚。这个月圆之夜,是老百姓心中的团圆之夜。在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下,一家家灯火映照着人们的心房。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节”或“灯节”。学者们认为,除夕是家庭的庆典,而元宵则是社会的盛会。
按照民间传统,这个时刻人们要享用甜美的汤圆、欣赏色彩斑斓的花灯和猜谜游戏。而在古代,青年男女也会借此机会相约出游,赏析灯光。这一幕幕生动的情景,被文人画家的笔下精妙地记录下来。
关于这段历史,有许多诗词流传至今,其中包括辛弃疾与欧阳修两位大师作品。一首是《青玉案·元夕》,其中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另一首《生查子·元夕》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些词句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绘画题材,如丰子恺所作《月上柳梢头》和方人定绘制《花市灯如昼》等。
作家老舍将北京旧日中的这一场面描述得淋漓尽致:“除夕热闹,但无月光;而且它太正式了,每家门前贴满鲜红春联,每个人都穿着新衣裳,可它们还不够美丽。而到了上元节,那里的街道就像是举行喜事一般,在那明亮而炽热的环境中充满了生机。”
北京画家于大武以国画技艺再现了一幅这样的场景:街头巷尾聚集的人群,不断涌动着欢声笑语;每个家庭都点亮了自己的燈笼——走马戏表演、原始电影、宫廷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纸质和纱窗装饰内藏小铃响起清脆的声音。
福建地区尤其以其对上述活动的热情而闻名,其习俗延续至今,比如新娘即使远离故乡,也在这个时候回到婆家的房中,让人们瞻仰。此外,还有游行队伍携带长串提灯巡游,并伴随着鞭炮和红烛迎接他们。冰心曾说过,在福州地方话中,“打丁”(送礼)与“看丁”(观赏)同音,因此送给人的都是多余的事物。陈友荣的一系列民俗图画,如《精心制作彩灯》、《闹元宵》、《拍狮》的描绘,使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繁华气息。
古代宫廷作品,如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宪宗上 元宵行乐图》,以及故宫博物院存有的《乾隆帝 上 元宵行乐图》,展现了一种皇室庆祝方式,它们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份宝贵资料沈从文编著书籍便包含了明代宫廷画家的作品。此类图像捕捉的是皇族成员在宫苑内庆祝这一特别日子的情景,其中乾隆帝坐在楼台之上的安详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传统活动逐渐淡出了视野。不过,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我们仍能看到一些现代艺术家的努力,他们通过创作重新赋予这些活动新的生命力,如王宇文1964年的年画《做花灯》,以及1984年出版的小册子 《闹 元 宿 花 灯 放 异 彩_2_3.png 20 年 后 的 一 幕 晶莹剔透的大放异彩,从服饰到精神状态,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状况。
最后,当这短暂但充满意义的一天结束,我们知道转眼之间,便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季节,一股暖意开始悄悄融入我们的生活,就像那些精心准备半天才吃完的一顿团圆饭一样。让我们珍惜这份温暖,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因为就在不久之后,大地就会披上了绿意盎然的地毯,而万紫千红也将成为我们的视觉盛宴。这就是为什么说过完这个重要一晚后,就是一个崭新的春天已经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