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何时尝试诗歌这颗禁果如同美术教育专业探索艺术之美都是勇敢迈出的第一步
北京2014年作文题引领了微作文的新风,打破诗歌的禁忌,让学生们在150字内尝试这颗“禁果”。多年来,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要求中,有明确规定:“不要写成诗歌”,给人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重视诗歌的时代。然而,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诗经》就是最早的一本诗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已成为常见语句。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潜藏着成为一位伟大詩人的能力。
然而,在高考中,学生们似乎被告诫远离这门艺术。教育者解释,这种限制涉及到评卷标准的问题,新兴的现代主义和实验性的表达方式使得阅卷老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即便是一首出色的作品,也可能因为难以评判而分数低落。在现有的高考体系下,使用诗歌作为答卷并不太实用。
但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他们就应该拥有这样的权利。如果不能使用-poetry-那么对于擅长这种形式的人来说,这是不公平且不合理。“除外”仅仅是一个无谓的傲慢和偏见。而对待poetry评价之所以困难,只是主观愿望的一部分。无论是否允许写poetry,都不会改变考生自己做决策的事实。
例如,在2009年的广东和安徽考试中,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警告,但绝大多数选手还是选择了安全可靠的手段,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而不是冒险尝试散文或小说,更别提困难复杂的大型poetry作品了,因为他们明白,轻率地玩弄文字就会付出代价。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行决定是否使用poetry。如果由于阅卷老师能力不足,他们完全拒绝接受这种表达方式,那么这只是逃避真相。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惰的心态,对于开启新的创造力空间而言,这样的态度实在过于保守现在,北京市已经放宽了对“except poetry”的限制,为高考作文全面接纳poetry铺平了道路。在偷吃禁果之前,我们一直生活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但当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他们才真正变成了人类,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了一切善恶与羞耻感。当我们接受poetry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表达,并为语文学习带来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