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新风尚元老工笔山水精品展探索未来趋势回顾装裱艺术之巅
5月27日上午,记者与孙先生兄弟见面时,并未见到那幅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因为它太大且当天下雨了,他们担心在没有适当保护的情况下,画会受到雨水侵袭。孙先生告诉记者,这幅珍贵的艺术品是他们父亲留下的,他去世已久,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其收藏品的尊重和责任感。“我们并不懂得收藏艺术,只是因为怕损坏,我们才将它们保留下来。”他解释道。
孙老先生曾是一位在装裱界享有盛誉的人物,他不仅擅长书法,还精通装饰艺术。在那个时代,许多知名书画家、富商甚至政治领袖都会寻求他的帮助来展示或保存他们的珍贵作品。然而,对于装裱这一技能,孙老先生始终保持谦逊,不愿意传授给自己的子女。他希望儿子们能过一个平静安稳的生活,而不是像他一样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尽管如此,当北京荣宝斋邀请他参与工作时,他坚决拒绝,因为这意味着离开家庭、放弃为妻子和孩子提供经济支持。二十多年后,当专家指出正确保存字画的方法时,孙先生深切地感到内疚。他明白自己之前错误地卷起并存放在箱子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为了避免进一步损害这些珍贵遗产,他们决定立即停止这种做法,并寻求专业意见。此次参加《鉴宝》活动,就是为了向专家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昂的地球遗产。通过此次交流,他们意识到正确保存字画需要充分通风,同时避免潮湿和干燥环境。这份知识让他们更加决心,将父亲留下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完美保养,以纪念他的智慧与付出。
这幅作于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在七十年代就曾有人愿意以数千元购买,但被拒绝了。对于现在来说,它代表的是家族成员之间无言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过去岁月中父爱如山情感的一种回忆。而对于未来而言,它则成为了继承一种精神传统:即使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事物,也值得我们投入最大的关怀与耐心去维护下去。